第467章 辛英才 (第1/1页)
飘逸的腿毛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日后,山西辽州府,知府衙门。 正是日落时分,天上似明似暗,乌云盖顶,雨声淅淅,城池远处的山峦在雨幕之中若隐若现。 街边的小贩与百姓早早的返家,路上行人稀少。 衙门后院,一片寂静,略显萧条,唯有树枝在雨中迎风摇曳,树叶沙沙作响,平添几分沉重之感。 檐下的灯笼在风雨中摇晃,光影斑驳,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在主房隔壁的书房之中,辛英才满脸倦容,面色发白,穿着件白色寝衣,外面披着件裘皮大衣。 灯火光线撒在他端正的脸上,明暗交织,更让他看起来略显狼狈。 此时他正在纸上奋笔疾书,不时还咳嗽两声,面露苦色。 辽州府在他匆匆上马一系列工程之后,财政已然破产。 若不是现下城中一些豪富出手借了笔银子于衙门,怕是连各级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 事情闹到现在这种局面,他作为推动者,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巡查组于前几日已然离去。 临走前带队的组长虽是保证会将事情尽数上报与宁国公,可辛英才会被如何处置,就连他也无法保证。 辛英才不怕自己被处罚,但他怕的是,一旦自己被撤职,接任知府会立即停止现下正在进行的工程。 如今已经花了这么多银子,若是给停了,前功尽弃不说,对于百姓来讲也是个莫大的悲哀。 辽州辖区之内,几乎有八成都是山地丘陵,耕地寥寥无几。 道路艰难,灌溉设施更是几乎没有,便造成了辽州府在整个山西都是出了名的穷地方。 穷到晋商在山西大肆兼并土地之时,都选择性的将这里给遗忘了。 为数不多的富商乡绅虽是也兼并了不少土地,但与晋商这般大鳄比起来,着实连个小虾米也算不上。 在贾瓒退还土地的政策一出,想也没想,便将手上用各种手段弄来的土地尽数都还了回去。 生怕慢了一步,贾瓒的屠刀便要砍过来。 土地虽是有了,可辽州的地本就贫瘠,该穷一样的穷。 就是因为穷的实在没办法,辛英才在看到贾瓒实施一系列水利措施的极佳效果后,这才慌不择路,上马了这么多的项目。 只是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这些天他因为银子的事已然病倒,可还是放心不下。 勉强拖着病躯也要给贾瓒写信,意图说明事情。 祈求贾瓒在他离去之后,让继任者将工程推行下去,多少能让此地百姓生活有些改观。 正在辛英才书写之际,外间房门被推开,一道夹杂着湿气的凉风送入屋内。 一位襦裙中年美妇,手中端着小碗迈步走了进来。 她是辛英才的妻子,葛氏。 望见辛英才一边咳嗽一边书写,眸中满是心疼之色。 踱步上前道:“相公,且先停下,将药喝了吧。” 辛英才又咳嗽了几声,捂着发闷的心口,喘了几口气,望着发黑的药汤,摇头叹道:“我这病是心病,何种药物也难起效用。” “又说浑话,大夫不是说了,你这是偶感风寒所致”,葛氏出言反驳,舀上一汤匙药液,送到他嘴边。 辛英才无奈,张嘴喝了进去,后也不用她喂,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咳咳咳”,因为喝的太急,呛的又咳嗽连连。 葛氏站在他背后不住的给他捶着后背。 过了一阵儿,待缓了过来后,他伸手拍拍妻子的手,示意自己没事了。 葛氏这才停手,抬眸望向书案上他方才写的书信,问道:“夫君这是给何人所写?” “给宁国公的”,辛英才叹声连连,面露苦笑:“我此番贪功冒进,铸成大错,估计……要有惩处。” “别的我无所谓,哪怕被罢官我也不怕,可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些工程。” 讲到了这里,他立时恢复了一些精神,兴致勃勃的道:“夫人,这些灌溉渠沟网络交错,足以延伸至本府各县,基本囊括了全部耕地。” “一旦工程如数完成,百姓便不必为了灌溉发愁,便是雨量过大,水也能有去处,着实可以大大改观本府百姓困境。” 葛氏伸手在他后背给他顺着气,闻言,眸中闪过一丝悲哀,忍不住道:“你这般为他人着想,如何不想想你自己?” “若一旦被革官去职,十余年寒窗苦读皆付之东流,你可曾想过这些?” 辛英才面上浮出难色,末了,又轻笑摇头:“寒窗苦读,为的乃一展胸中抱负,若只为自己荣华富贵,这书,不念也罢。” “唉”,葛氏有些心累的叹息一声。 多年夫妻,她岂能不知自己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以他资历与能力,但凡只需稍微放下点姿态,与同僚好好相处,哪里能在辽州这处穷困之地当个知府,一当就是十余年。 她知道自己劝不动丈夫,便也不再开口,专心给他捶着后背。 辛英才喝了药后,感觉略微好上了些,便又开始提笔书写。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红楼流放前用空间收财物》 第467章 辛英才(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