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量才器使2 (第1/2页)
风中枯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元化去了西山就没有回来,回来的两名锦衣卫也只是回来送信的。
信使孙元化写的,开头只是简单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来到王家峪的喜悦之情,然后就老实不客气地罗列两份单子。
一份单子是近期就马上需要的东西,多是砖木等建设房屋所需的材料,以及修缮房屋的工匠和杂役。另一份单子就复杂的多,内容也庞杂的多,从铁料至柴薪的质量和数量,从工匠至杂役人等的多少等等都详实地罗列清楚。皇帝陛下一看就知道,这其实就是孙元化铸炮所需要的材料和辅助人员。
然后还有一份图样,上面是王家峪的草图,孙元化将自己选定的铸炮及试射场地,也都在图上标注出来,请皇帝陛下恩准。
信的最后是孙元化请求皇帝陛下宽恕自己的大不敬之罪,因为身边没有携带书写用具,附近百姓之家也未能满足条件,因此只能用这种简陋的形似、而不是以正规的奏折向皇帝陛下做个简单的汇报了。
皇帝陛下不仅对此根本不以为意,心里甚至还大为感动。这才是我大明王朝可倚重的股肱之臣啊!
因此,从接到孙元化的来信开始,先是工部营缮局的人员押送着建造房屋的材料陆续开到。然后就是更大批的铸炮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匠也在集结,一俟西山王家峪基础设施草就,就会浩浩荡荡地开到。
建造房屋的材料和工匠源源不断地输送而来,远远超过孙元化所要求的数量也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原来其中更多的部分是用来在四周修建小型烽火台,以备担任警戒的兵士使用。
担任警戒之责的,就是京卫上直卫二十六卫中的府军卫。这可是皇帝陛下亲卫中的一支,足以表示朝廷的重视程度。
这阵势儿,就连雄心勃勃的孙元化都感到有些吃惊。
难道这些……都是专为某铸炮及试射所准备的!
————
不能说皇帝陛下的表现过于异常,只能说他的心情太过迫切。
说实话,孙元化是皇帝陛下来到这个时代以来,遇到第一个与他自己具有同样迫切心情的人。虽然这迫切心情的出发点稍有差异,可为的却是同一个目的。
可凡事有一就会有二。
几天之后,当交卸了视盐长芦差事的毕懋康赶到京城,听到皇帝陛下将其调入工部任主事的目的,是要他专门负责研制、改进火铳,并大力研制更新式便于兵士携带的火器的时候,他起初的反应几乎同孙元化如出一辙。
像孙元化和毕懋康此类的专业型人才,他们对官职的大小、品阶的高低都是近乎麻木的,升官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是多么令人雀跃的事情。可如果给他们提供机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让他们专心于自己所钟爱的领域,这就几乎相当于上苍对他们格外垂青了。
工部本有制造火铳的作坊,工匠和材料都是现成的。
可是,皇帝陛下给毕懋康布置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先拟定一份制造火铳的标准,铳管的粗细和铅弹的大小等所有问题都要有统一的尺寸和规格,并且一经规定就毋需更改,在制造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尺寸检验工匠们的工作。
同时也要对原有的工匠们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进行严格的考验。考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参与火铳的制造,但可以再给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可如果再考验不合格的话,那就只能充作杂役。除非是那些既不愿意卖力气干活,而又无法胜任细致的技术方面的工作,应该尽量减少被辞退的人员。
总之,只要他们肯卖力气,就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皇帝陛下对流离失所的现象尤其感到不忍,并对由这种现象引起的社会动荡感到足够的惊心动魄。他要尽一切努力,尽量改变这种现象,或尽量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大明王朝时期的工匠基本都是世袭,因此除了官府作坊,其他很少有专项技能的人。虽然如此,也不能否认民间会有对某项技术感兴趣、而又有某方面特长的人。因此对外公开招聘工匠的工作,也要同时展开,尽量将人才网罗进来。
不过新招入的人员都要经过更加严格细致的培训,杜绝浑水摸鱼之辈,培训结束之后,也要经过严格的考验,只有考验合格的人员,才能正式聘为工部的工匠。
虽然皇帝陛下比这个时代的人多着数百年的见识,可也并非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因此他也只是凭借着一些印象,将自己认为的管理方面的窍门夹七杂八、滔滔不绝地讲述出来。
他是过瘾了,可那唯
《大明念什么字》 第77章 量才器使2(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