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4部分 (第1/4页)

津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冰对方芸说道:“真羡慕这些孩子,他们可真幸福,我可没这么幸运,我的小学老师可不像方老师。”

方芸笑道:“你别夸我了,其实,很多时候是我向孩子们学习,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们始终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

韩冰被彩虹坪小学的一切深深吸引,她决定在彩虹坪小学做更加详细的调查,她觉得这个将很有意义,她会将调查报告向基金会提交,她甚至要向社会提供,让人们都知道,中国大地上,有这样一所学校,让彩虹坪小学成为一种可以学习的典范,让彩虹坪小学的教学理念得到一种伸张和传播,调查的内容将涉及到彩虹坪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校自给自足经济方面的问题。

越与方芸接触,韩冰月是佩服方芸,她的身上有着一种难以抵抗的魅力让孩子们聚集在她左右,她的教育理念相当清晰:山里的孩子们受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有机会看看外面广阔世界,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主动改变现状,只要人愿意,地狱也能变成天堂。

韩冰是学经济出身的,她尤其感兴趣方芸带领孩子们种香菇、中草药以及各类珍贵花卉的事,通过这些经济作物的栽种,全县最为偏远的彩虹坪小学却是全县财务状况最好的小学。与此同时,孩子们在劳动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并获得了实惠,他们的教材、练习本、文具都是免费,他们已经能赚取自己的学费,甚至还能倒贴回家里,在这种情况下,彩虹坪小学就根本不存在失学的问题。

方芸在教给孩子们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知识改变他们生活状况的威力。不仅如此,方芸还把她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附近乡村的村民,这种科技文化的辐射作用在韩冰到来之际正在显现。方芸的耕耘开始有了收获。

然而,方芸给韩冰的惊讶不仅如此。

方芸给韩冰提到关于乡村教育更深层次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师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老少边穷地区主要是靠当地的代课教师支起大半边天,除此之外,还有国家与一些公益组织的各类援教活动,每年都会有一些志愿青年来到乡村支教。

代课教师的优点是土生土长,与同学们沟通容易,教学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缺点是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而各中大城市的志愿者大多是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他们文化素质高,有热情,但是他们往往动手能力不强,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常常不适应山村复杂的教学现状。

韩冰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方芸说可以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一所培训学校,专门对全国来支教,以及新分配下来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发展到后来,还可以老教师进行继续培训。

这个培训学校应该是完全免费的,主要智能是不断对教师们的教学技能升级,除此之外,就是教师要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方芸认为,作为一个乡村小学的老师,不但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肩负着知识改变乡村的使命,他们应该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首先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方芸见得太多贫困潦倒而依然坚持教学的代课老师,她一方面为他们感动,另一方面却想到在新的历史时代,是不能再靠这种情况来支撑山村的教育了,所以,方芸各位提出山村学习的教师要能够把知识转换生产能力的本领,不仅是如此,通过发展校办工作社,让贫困的孩子们也能体会知识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人不一定要等到富有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能把握自己命运的。

韩冰忍不住说道:“就像彩虹坪小学一样?”

“是的!”方芸点头说道。

韩冰彻底理解了方芸的心,这个坚韧的女孩不满足解决一个山村的教育面貌,她的心很大,彩虹坪小学就是她理想探索的一个实验地,韩冰想到这里,心潮起伏,这个女孩,与自己的理想不谋而合。不同的是,韩冰从事这项事业的初衷是不希望有孩子因为贫困,因为教育的不公而不能上学,不能通过上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韩冰初衷其实就是林晓,每一双失学儿童睁着渴望上学的眼睛,就让韩冰想到了林晓。

而方芸,她山村,回到山村,她所做所想远比韩冰更透彻,更实际,更深远,韩冰心头激动,这趟来真是不虚此行,心里暗下定决心要全力推动该培训基地的建成。

于是韩冰就对方芸说道:“方芸,你就来做这个培训学校的校长,怎么样?”

“我?!”方芸说道。

韩冰点点头说道:“是的,你写一份关于这个学校

《大学之道中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 第11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