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第1/2页)
冷香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秀才把李健安兄弟安排在第二级学舍。学堂里雇有两名打杂、做饭的长工,见一下子来了四个新学子,替张秀才高兴,赶紧把桌椅搬来了,让李健安兄弟坐下。张秀才亲自取了文房四宝、书本、临摹字帖等交给四个新弟子。桌椅都是旧的,学习用品都是新的,且不用去最低级的学舍,直接跳级到第二级学舍,这让李健安兄弟很是欢喜。李山跟许多家长一样,明明四个儿子在学堂读书压根没有风险,仍是有些不放心,想跟他们嘱咐几句,被笑呵呵的王海拉走了。王海要去镇里的一家大户盯着族人砌火炕的事,就不跟李山回村了。李山来时坐着驴车,途中李健安教会他赶驴车,回去他亲自来赶驴车,一颠一颠,觉得很有意思,路上拉了三个老人,赚了三个铜钱,心里暗觉这钱来的可容易。进了村子,凡是见到李山的村人纷纷主动的招呼,特别是王族族人的家眷,有两个婆子看着他像看到亲人一样,热情似火的要他去家里喝糖水。这两个婆子的儿子都是砌火炕的王族人,昨个每人分到了六百多个铜钱,自是念叨李家的好。李山快到家门时,见两个妇人背着大包袱从自家堂屋走出来,个个满脸笑容,心里觉得奇怪,把驴车停下来。“赵妹妹,你家那口子回来了。”“李叔,你放心,赵婶交给我做的活计我肯定做好。”两个妇人都是王族族人的媳妇,包袱里背着的是棉花、棉布,脸上笑意浓浓,跟李山打了招呼就回家去了。堂屋里面传出赵氏、丰氏、马氏的笑声,特别是泼辣的马氏笑声那个高,快要把屋顶掀翻了。李如意迎了出来,没瞧见四个哥哥,问道:“爹,我哥呢?”李山简明扼要的说了,而后低声问道:“家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的人?”赵氏腆着很吓人的大肚子站在堂屋门前,高声道:“山哥,你不要问如意了,这事是我办的,我请丰姐、马姐帮咱们家做冬衣、棉被。”原来早晨李如意趁着李山不在家,赶紧让赵氏找人做冬衣、棉被。衣食住行。衣已经排在最后解决了,再过一个月天就冷了,到时家人冻坏了生病得不偿失。赵氏自是听李如意的话,这不短短一个时辰就全安排好了。“李兄弟,托你们家的福,我们又有活干了。”丰氏的脸虽是丑陋,不过笑容十分真诚。“谢谢李兄弟。”马氏已经谢过赵氏,又谢一回李山。李家开的价钱算是高的,做一双千层底的鞋三个铜钱,一身冬衣五个铜钱,一床棉被八个铜钱。刚才王族的两个妇人,每人做四双鞋、两身冬衣、两床棉被,每人能得三十个铜钱。能在家里干活,工钱还这么高,到哪里找这样的好活计。不但这两个妇人,丰氏、马氏心里都感激李家。李山憨笑几声,跟二人打声招呼就把驴牵到后院卸驴车,等返回堂屋,丰氏、马氏已经带着棉花、棉布走了。赵氏语气带着深深的激动,“我的四个儿都进学堂读书了?”李山说起四个儿子,不由自主的语气提高,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进了。张秀才是个很好说话的人,直接让咱们儿子进了第二级学舍。”又低声把张秀才断指的事说了。赵氏大喜,“真是祖宗显灵,保佑我儿进了第二级学舍,保佑我儿拜在好的先生门下。”李山笑过之后,问道:“家里要做多少冬衣、棉被、鞋子?”赵氏就知道李山会有此问,缓缓道:“如意三身新衣、两双鞋,我们每人两身新衣、两双鞋,棉被每人一床,还有我们马上出生的两个儿子的小衣服、被褥。”闻言,李山感觉心都在滴血。昨个为了省钱,带着李石走了七十里路都不舍得花一个铜钱买个馒头吃。心里对于赵氏的奢侈非常的不理解。李如意见李山脸一下子黑了,忙道:“爹,今个下午我就烙饼让你去县城小集市卖,卖了就能赚到银钱。”原来她是打算下午让两个哥哥带着李山去小集市走一趟熟悉一下,没想到张秀才把哥哥都留在了学堂,只能让李山独自去了。 77油酥烧饼家里一下子少了四个人,李山、李石倒没觉得什么,赵氏、李如意觉得冷静许多。午饭简单吃点,短暂的午休之后,李如意开始教李石揉面,“今个我们要做的是新鲜吃食油酥烧饼。”“油酥烧饼是什么?”“用面、芝麻做的一种饼,得用烤炉烤。”李如意早就想卖烧饼了,这不一有了烤炉做完混糖月饼就开始做油酥烧饼。前世北方人最爱吃的饼其中之一就是烧饼。烧饼又有芝麻烧饼、油酥烧饼、麻酱烧饼、发面烧饼、糖烧饼、椒盐烧饼、千层烧饼等。油酥烧饼是大众最爱吃的烧饼之一,相比别的烧饼做法简单。李如意就决定最先做油酥烧饼卖。制作油酥烧饼时有一道工序,饼胚先上锅里煎再放入烤炉里面烤,这比做鸡蛋灌饼、葱花饼,甚至比混糖月饼都复杂。李如意见李石揉面的动作飞快,“二叔,不要着急,我们的时间充裕。”“我不急。我有劲。”李石心无旁骛,整个人沉浸在揉面的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全文免费阅读费阅读全文》 第61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