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6节 (第1/3页)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赵氏把持大都督府百余年,靠得是修为实力,在赵北望无望成就王极境中期,赵宁空有奇才之名的情况下,孙蒙认为这是孙氏取而代之的最好机会。

&esp;&esp;然而一场擂台较武下来,孙蒙才知道,赵氏有意隐瞒了赵宁的真实情况,只看赵宁前日表现出的修为战力,日后必能继承赵玄极衣钵,孙氏机会并不大了。

&esp;&esp;但若是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以孙氏如今的家势,就有极大可能成为五位大都督之一,跟赵氏平起平坐,让孙氏一族获得新的大好发展契机。

&esp;&esp;孙蒙按下心头燥热,冷静的对徐明朗道:“徐公想要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只怕是为了给文官士人,创造进入其中的机会吧?”

&esp;&esp;这些年来,文官集团不断渗透武将势力范围,成果显著,但大都督府却一直无法染指。

&esp;&esp;大都督府节制内外诸军事,作为军方最高衙门,文官想要彻底收拢兵权于中枢,实现文官节制武将的目的,最终肯定也必须要插手大都督府。

&esp;&esp;徐明朗并不隐瞒,笑呵呵的道:“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既然各军都已经有监军,那么大都督府自然该有文人充任大都督。

&esp;&esp;“皇朝虽然文武分流,但文武再如何分工,根本还是同共为皇朝效力。”

&esp;&esp;孙蒙紧追着问:“一个,还是两个?”

&esp;&esp;徐明朗老神在在道:“一个太少,两个不多。”

&esp;&esp;五位大都督里面,文人若是只占一个,基本会被排挤孤立,起不到作用。但若是达到了三个,文人就比武将还多,将门绝对不会同意。

&esp;&esp;孙蒙不置可否:“徐公为皇朝分忧之心,孙某向来知晓,只不过兹事体大,赵氏未必会同意。”

&esp;&esp;徐明朗面色不改,微笑着道:“赵氏必然不会同意。但这可是其他将门的机会,只要其他将门需要,赵氏难道还能忤逆众意?”

&esp;&esp;孙蒙沉默下来。

&esp;&esp;徐明朗等了片刻,不疾不徐的问:“孙公以为如何?”

&esp;&esp;孙蒙知道,这是徐明朗在问他的态度,看他是否支持这件事。如果他选择支持,那必然还要带着跟孙氏关系密切的将门,一起来站队。

&esp;&esp;大都督府若是真的改为五军都督府,必然引发将门整体震动,诸多利益必然被重新划分,涉及的人事权力变化,无异于将将门丢进油锅炸一遍。

&esp;&esp;而一些将门势必因此获利,家势上涨,一些将门则会因此利益受损,地位下降。

&esp;&esp;如此大事,孙蒙无法现在就表态,机会到了眼前,他也不能轻易放过,遂沉吟着道:“事关将门整体,孙某一时也说不清能不能成。”

&esp;&esp;徐明朗对孙蒙的反应并不意外,淡淡道:“所以本公给孙公和将门一个缓冲时间,也让将门的态度,能够在接下来尽量展现出来,方便大家互相认识,做出抉择,且还留有余地——这就是门 对抗(2)

&esp;&esp;“赵公子,你的个人武艺的确非同凡响,但实战演练比拼的可不是这个。你要当心了,本公子这回绝对不会避而不战的。”孙康笑得一如既往的灿烂。

&esp;&esp;赵宁面色如常,赵辛却恨得咬牙切齿。

&esp;&esp;兵法演练同样分为四组,不同的是,十六岁这一组是最后-进行的,赵辛所在的十八岁那一组,已经进入过山林。

&esp;&esp;赵辛带领的赵氏子弟队伍,虽然坚持到了末尾,但却没有能夺取黄旗,而是被孙氏联合其他几个将门的队伍,给集中伏击了,最终惨败。

&esp;&esp;黄旗也落入了孙氏手里。

&esp;&esp;赵宁回来的时候衣衫褴褛,遍体鳞伤,据他所说,在进入最后一座山头前,孙氏子弟提出要跟赵氏队伍联手,先击败门第俊彦。

&esp;&esp;赵辛当然想先淘汰门第俊彦,就跟对方协商条件,孰料,双方谈判时,跟孙氏联合的几个队伍,趁机隐蔽迂回,包围了他们,骤然袭击,将赵氏队伍击败。

《第一氏族免费》 第36节(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