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通行制度 (第1/2页)
花山叶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城门下进城的百姓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城门下的士兵挨个检查然后开始收取入城费。 王法架着马车在队伍里,耳边不时地能听到人们窃窃私语议论知府是个大贪官,巧立名目乱收费,苦了百姓云云。 听到百姓这样的议论,王法顿时对知府的印象瞬间变得不好起来,满满的厌恶感油然而生! 当然为了不冤枉一个好人,王法决定进城观察几天民情再决定要不要动手为民除害。 队伍缓慢移动着轮到王法时候当兵的让王法拿出路引,而后又仔细询问了一番然后交了费用才放行,搞的王法非常郁闷!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王法在蓝星时候一个美好的愿望现代社会交通的发达,使人们出行变得更加的方便,看看美好河山,体验人间的美味。 然而来到这个古代社会,王法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去什么地方可是要当地政府开证明的。 古代会在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上设立关卡,称为关津或津关。路上的为“关”,水路上的为“津”。 战争时期,关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重点,兵家必争之地;和平年代,关津则成为维护治安,控制人口流动的重要工具。 早在先秦时期,关津制度就已经形成,那时的人们要通过关津,就需要出示相应的通行凭证了。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出行时就需要携带官方出具的出行证明。从汉代,到唐宋,再到明清,古代的“通行证”经过多次变化,逐渐变得手续简便、信息完备。 战国时期的通行证称为“节”。最初,古人截取一段有节的竹子剖分为二,各取一半作为信物,这就是“节”的起源。 汉代的通行证称为“传”。最初,传是节的补充,后来成了一般吏民出入关津的凭证。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沿袭汉制,行人通过关津需使用过所。 到了唐代,过所的管理和使用更加规范,普通百姓只要是想离开自己的所属地,就必须申请过所。 然后到了唐朝中后期,另一种通行证明“公验”开始和过所同时使用。公验相较于过所,使用范围较小,只能用于相邻行政区之间的人员移动,但申请简便,格式也较为随意,有较强的适应性。 到了五代时期,沿用千年的过所逐渐消失,为公验所取代。 宋代的公验也称为公据、公移、公凭等。除了保留通行证的作用外,公据还能作为证明文书使用,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公凭可作为与外国贸易的许可证明。 明代的通行证称为“引”,也叫路引、文引。明代对于人口流动限制的较为严格,离开家乡百里之外就要办理引。 外出者在离家之前,要向本乡里甲进行申请,再呈报州县官员审,核准之后发给路引。在路引上标注了申请者的姓名、年龄、相貌、家庭住址、外出原因、起止地点、返回期限等信息,防止被人假冒。 如果外出而又拿不出路引,一旦被查获,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不但外出者有罪,把守之人也是同罪。面临的惩罚是杖责80起步,最高是绞刑。 清代保留了明代的路引制度,不光汉人百姓,旗人出行也要申领路引。 古代历朝历代都有路引制度,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在唐朝叫“符传”“过所”,在宋朝叫“凭由”。 路引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尽量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稳定社会秩序! 所以古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外出的想法。事实上,那时候许多老百姓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城。 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为主。这里有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纵横的河流,能够满足农耕经济的所有条件。老百姓守着家里的几亩地,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再养点猪羊、鸡鸭等家禽,买一台手工织机,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解决了,不需要外出。 同时,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束缚在土地上,跟社会的交往极为稀少。除了寻医问药、探亲访友、外出赶考等少数情况外,他们都没有出远门的必要。 如果办好了路引,就能轻轻松松外出吗?别着急,还得准备好外出的钱财和粮食。 古代交通不发达,除了达官贵人能够乘坐马车和轿子外,普通老百姓出行基本靠走路。去附近的州县周游一圈回来,恐怕也要十天半个月,更别说更远的省城和京城了。 再加上古代商业不发达,很多地方有钱都买不到东西吃。所以,老百姓一定要随身携带足够的粮食。 问题是,古代大部分老百姓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家里没有什么余粮,很难积蓄到足够的粮食,来供你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光是这一点,就难倒了许多有梦想的徐霞客们。 当你申请到了路引,又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和钱财,现在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吧?我只能说,你高兴得太早了。 在古代,出远门是一件风险更高的事情。第一是提防猛兽伤人,第二是提防匪徒劫财。 古代
《砍不断的木头》 第二十一章 通行制度(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