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潘傻哪谛模��钪杖【鲇谖夷芊窭�盟�刺岢龌蚪饩鑫以谑兰溆龅降奈侍狻J率瞪希�羰怯涤幸豢磐纯嗯そ岬男牟拍芊⑾治侍庥虢饩鑫侍猓�敲次腋试缸约河涤心强磐纯嗯そ岬男摹�

从心形上说,我从未看到过圆满的心有何真正的创见——那只是瑜伽的结果,放松再放松。有些教徒在这问题上与我争论,他们认为创造性的心形更多是在放松中完成的,我部分同意,但以我的个人经验,更以为是极度紧张后的放松才会如此,而有时,所谓的顿悟多半要发生在极度紧张的情形下,因为意识只有在那时,才会形成一种极度集中的指向性,有利于击碎问题,得到答案。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佛性到人类意识

也许从宗教的层面讲,利用真传的修行经验,对于从人的意识到顿悟佛性这一过程是够使了,且能做到基本的可信,却不知,反过来,从佛性到人类意识这一过程产生出的种种问题远为复杂,就是十的八万四千次方个法门也不够使的,它需要我们利用此生做最艰苦的努力。

由此,我可以说,业力说、万有因果论等等佛教理论,全是还原式的,解释性的理论,而不是归纳与演绎的复合体,中观论便是一种创造性的诡辩利器,最终,这些理论不得不指向一些抽象的玄理,从而无法与现实世界建立更广泛更贴切的联系,只能在形而上之中打转。我以为,它的作用主要是用在修辞或阐述上,在讨论问题时使我们获得一种所谓的客观性,从而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喜欢简单抽象玄理的人多半会喜欢这些理论,因可从中得到思维的乐趣,满足个人偏好,但是,即使是最终得到大圆满见,他们也无法令所有人相信,因这种见识是原则性的,而不是对于具体问题的正面回答。

最后要说的是,超越论同样使问题极简化,一个天生的盲人要是有一天理解了什么叫色彩,那么他便达成了盲人的终极超越了?事实上,我们知道,除了色彩,盲人还有很多可以了解的东西。我们得到的每一个偶然的真理,都可成为我们继续向前迈进的助推器,从而使我们达成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道德义务,它的意思是,我们应努力为人类的未来寻找的出路。

我们是什么,取决我们做了什么。我以为,基本上,只要毁灭性的打击没有降临,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我们的努力,失败只是为我们的成功提供帮助罢了,我们仍可继续努力,我以为,这才是佛教启示的正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无趣

我以为,从究竟智慧的角度讲,佛法的确有一种犀利,只是使用它的人能力太差,多半是小童在使大炮,并不能使得很好。他们忘记了,究竟智慧的原则不只可用于使人在道德上获得圆满,还可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那些难解问题。

佛陀本人的偏好是心灵的苦乐及超越问题,而别的佛教徒应也有自己的偏好,并使用这种智慧,使自己在个人偏好上得以超越,连在偏好上都去模仿佛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趣。你们可以说我这样说肤浅,但你们很难说我这么想不对,我以为,学佛学得如何,必须有所显示,这才是我对缘起的理解,若是所有条件是隐蔽的条件,或干脆是先验条件,我们如何去认识万物万法?那还不如永驻定中呢,反正你一个人去大光明就成了。

习佛的优劣,我以为不必过分看重权威评价,只从每个人的实践成果上便可见分晓,如果我利用佛法的启示,达成了我在实际生活中的某种能力的发展,我便会认为我学得比那些钻在山洞里冥想的教徒更有意思,我觉得佛法应有一种更高的世俗标准,佛教徒真正的成功除内心自由以外,还必须有外部显示,比如对社会做出可评价的贡献,为何不在创造方面与基督徒一拼?退守内心自由,我以为,并不是佛陀的本意,他老人家在世时,曾遍游印度,与各门各派的宗教家在各方面竞争,从魔法到见地,若是输得一塌糊涂,只是嘴硬,或是口头胜利,或是自命超越,会有谁人信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正见

我不同意学佛学到只是脾气变好,嘴上宽容,单守那一颗不垢不染之心就够了,我觉得那颗破心根本用不着守护,事实上,我以为,只要你的心形对准事物,便可更快更全面地了解那件事物,而不用什么抽象地保持警觉后的喜乐。我以为,观察意识是一种及物观察,专注也是及物专注,当你控制自我意识的水平提高,才谈得到转识成智。我反对说解决某一类问题是因缘所定,以为一切都取决于自己。

《口吐莲花是什么意思》 第1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