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怀疑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则小故事说明,礼貌对我们做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就更需要讲礼貌,否则你是难以得到别人的真诚帮助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1)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 做人要讲诚信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这句贤文是说做人要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做不成。这句贤文的主旨是教育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信”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诚信在《增广贤文》中还有不少,如: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过则相规,言而有信。
这些贤文都说明诚信对于做人的重要性。
孔子对诚信做过许多论述,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几句话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要敬业而恪守信用,要节约资源而富有爱心,只能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民力。曾子也对诚信有过论述,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有“一省”就是每日反省一下自己与朋友交往时是否有违诚信。这些都说明,圣人与贤者都是十分重视诚信的。
我国的诗歌也有许多讴歌诚信的内容。如李白的《长干行》就有一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尾生的人,迁居到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之后,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两人一见钟情,于是私定终身。但是女方父母嫌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他们的亲事。女子决定背着父母和尾生私奔,两人相约在城外桥下相会。不巧事情泄密,女子被父母关在家中不得出门,后来趁父母不注意才脱身,连夜逃出家门,冒雨来到城外桥下。再说尾生,在桥下久等女子不至,突然下起大雨来,于是紧紧抱着桥柱,最后被洪水淹死。女子赶到之后,洪水已退,看到尾生抱柱而死,悲痛欲绝,抱着尾生的尸体大哭。哭罢,便相拥纵身投入滚滚河流之中,共同赴死。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和仿效这种“愚信”,但诚信却是古今中外都崇尚的美德。
诚信是做人的品德
儒家伦理中关于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就是“诚信”,离开了诚信,就无法立足于世,就无法交到朋友。我国历史上就留下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
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叫查道的人,为人格外讲究诚信。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远方的亲戚。走到中午,两个人都饿了。正好他们路过一个枣园,查道见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枣子,便叫仆人去树上摘些枣子来吃。两人吃完后,查道拿出一串钱,挂在摘过枣子的树上。这时,仆人觉得奇怪,就说:“枣园的主人不在,何必这样认真呢?”查道却说:“讲诚信是做人应有的品德,虽然枣园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仆人为此格外佩服查道的人品。
下面再来看东汉时期范式守信的故事。
东汉时,张劭与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了,二人分别时,张劭伤心地说:“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范式安慰张劭说:“不要伤心,两年后立秋的那天,我一定会去看你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约定的日期到了,张劭对母亲说:“母亲,范式快来了,我们赶紧准备准备迎接客人吧!”
张母说:“傻孩子,范式家离这里有一千多里路,人家当时只不过安慰你才那么说的,人家怎么会真的来呢?”可是刚过中午,范式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张母为此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啊!”范式进堂屋拜望了张劭的父母之后,与张劭一家开怀畅饮,随后欣然辞别。
范式守信的故事至今都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美谈。古人尚且能够如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范式为榜样,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诚信是从政的法宝
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是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如果善于学习就不会故步自封;做人要讲忠诚和信用,不要和那些不讲忠诚、不守信用的人交朋友;有了错误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人而无信,百事皆虚(2)
儒家非常重视诚信建设,诚信对于从政者尤其重要。从政者的基础是群众,只有群众相信从政者,从政者的号令才能贯彻执行,否则就会使从
《品好酒谈人生经典句子》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