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81部分 (第1/4页)

想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看着墙上悬挂着的全国地图,还是摇了摇头:之前说幽州面积大、荆州面积大、益州面积大……这交州涵盖了前世广西、广东、湖南、海南、越南的广大地区,所辖面积似乎也一点都不小,只从现在的治所龙编到新治所番禺,就有大概两千多里的直线路程,很难想象在这个日行一百里都算快的时代,政府到底是怎么管理的……

思考到了最后,我只能认为,两汉以来的地方政府在如此原始的条件下,选择施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是相当正确的。

二十余日之后,躲在越南瑟瑟发抖的日南与九真两郡也宣布归顺了新朝。

据说,栾晨派出的使者刚刚踏入了九真郡的边界线,九真郡的官吏们就将士燮任命的太守五花大绑着送到了他的大帐之外。

至此,交州七郡宣告平定,栾晨因功而获增两百户食邑,改封皋狼侯,赵范与金旋则分别获封百户关内侯,并得以离开荆南,迁至中原兖州地区为官。

八月,我的主要活动只有两项:一是参加第五届科举考试;二是分别参加了太学院和军事学院的开学仪式,除此之外,我对这个八月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

哦,我好像忘记了一件事情。

扬州的九江太守陆康……同时向豫州刺史孙坚和广陵太守孙策投降了。

陆康是吴郡人,与孙老虎正是同乡,虽然孙家原来名声不佳,也不被吴郡大姓们所看起,但今时不同往时,陆康弃暗投明倒也不错——如果我记得没错,他和陆逊是很近的亲戚——他最重要的幕僚,就是孙策的青梅竹马总角之交,周瑜。

九江郡的位置可以说比较尴尬:扬州的绝大部分都位于长江以南,唯独九江和庐江两郡位于江北,直接面临徐州、豫州、荆州三个方面的兵锋。若我要动手,凭借着两郡的兵力,根本支持不住一个月的时间,而由于隔着宽阔的长江天险,刘协也很难及时予以支援。

所以陆康选择了向同乡孙氏投降。

江北的庐江现在格外醒目。

庐江太守是旧汉老臣、重臣、忠臣,却从来没打过什么胜仗的盖勋。

85有人到来有人走

距离九江最近的孙策第一时间派出部将与陆康完成了交接仪式,并很快报送到了洛阳。

原本一郡的长官除非紧急军情,按规定是不得越过刺史向朝廷汇报,但孙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他与徐州刺史甘宁同为我的直属骑兵部队,虎豹飞军营长,有直接向兵部和我本人奏报的特权。

根据吏部的建议,我赐陆康为关内侯(无食邑),转任左冯翊太守,现任左冯翊太守陈到则升任益州广汉郡,接下了栾晨留下的烂摊子。

我还特意准许那位陆康手下的年轻幕僚担任庐江太守孙策的副手——这可是四品一千石的中级官职,对于刚刚归顺新朝的周瑜来说,远比他之前担任的职位要高得多。

至于庐江郡太守的人选,程昱向我推荐了现任都察院的风闻司司长陈登。

考虑到陈登出身下邳,在青、徐、扬三州颇有声名,他如今的上司祢衡也多次高度赞扬他的工作能力,我并没有多加考虑便签署了这份任命——包括之后祢衡很不客气的将法正从我身边调走,补充进了自己的都察院。

陈登在就任之前当面向我请示:“庐江孤悬江北,是否可以将其拔除?”

我看着地图上早已处于新朝包围之中的庐江,没有想到任何理由来否定这个建议。

于是我同意了他的建议,指示孙坚与甘宁视情况联合对庐江发动攻势。

半个月之后,我估摸着陈登大概还没赶到九江上任,来自庐江方向的公文就已经通过快马送到了洛阳。

“九月初十,广陵太守孙策用舒县周瑜计策,大破庐江治所,其太守盖勋力战不屈,兵败被擒,将其家眷亲信一并押送洛阳,听由朝廷处置。”

我看着面前的这道捷报,有些发呆。

最后我叹了口气:刘协手上只有吴、丹阳、会稽、豫章四个边郡,我这新朝的天下……还要怎么打才会输掉?

军事行动在高歌猛进的同时,新朝在笼络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这一年,朝廷通过科举和访贤、举荐等途径,发掘出了步骘、严畯、崔林、刘放、孙资、卢节、卢俭、邓芝、费观、梁鹄、司马徽、庞德公、管宁、李通、郭淮、姜冏等在我记忆中留有不同程度印象的名臣。

这其中有一人可谓大名鼎鼎:司马徽,字德操,号水镜

《这货不是乌迪尔皮肤原画》 第38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