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于帝王家(一) (第1/3页)
梨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官家安。”
赵祯刚下了早朝,守在九重台阶下的小黄门恭恭敬敬地屈膝传话道:“方才官家朝会时,慈安宫中的内监总管郭槐前来觐见。太后请官家下朝后前往慈安宫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赵祯眉心微蹙,以手扶额泄出一丝疲累之色。晨曦映照下,年轻的帝王俊美矜贵威仪慑人,脸上细小的绒毛在阳光里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内侍省中官张中正摆手挥退传话的小黄门,见帝王面露憔悴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官家身体不适,是否传召郑太医问诊?”
“不必。”赵祯敛起神色,狭长的凤眸沉静冷淡的望了眼蔚蓝如水的天空,转身上了御辇:“张伴伴,直接去慈安宫。”
张中正躬身行了一礼,起身时甩了甩手中拂尘,高声唱道:“摆架慈安宫!”
御驾辇车缓缓驶动,穿过金钉朱红的丽泽门,沿着雕栏玉砌的白玉柱一路驶向深宫内庭。
宫苑深深,重檐翠瓦缀天绫,砌玉楼栏嵌彩龙。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辇车上赵祯敛襟垂目正坐,思绪却渐渐飘远了。
*
天圣六年三月春,繁花盛开,草长莺飞。
赵祯登临帝位的第六年,这一年他刚满十九岁。
六年前先帝赵恒病逝,临终前传位于太子赵祯,遗诏尊皇后刘氏为太后,命其辅佐新帝处理军国大事。自此之后崇政殿前新增了一卷珠帘,刘太后垂帘问政,成为赵宋建国数代以来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后妃。
当时的宰执丁胃不满太后女子参政,联合其朋党于崇政殿前谏称‘牝鸡司晨为国之大祸’,意欲夺取政权,独揽朝纲。
那日早朝,刘太后派遣三千宫中禁卫军将崇政殿团团包围,封锁殿门以铁血残酷的手段镇压下了所有的反对之声。
赵祯十三岁初登帝位,彼时主弱而臣强,此为内忧。外有西夏、金国等强敌虎视眈眈,赵祯与生母刘娥在深宫之中相依为命,母子俩时常夜不成寐,做梦都是朝中重臣将率兵将他们母子从龙椅上拖下来砍杀的画面。
直至今时今日,赵祯帝位稳固,帝王威仪渐盛。而随着他年岁渐长,亲政之事也被提上了议程。
自去年起,朝中御史数次谏书太后还政,明里暗里提醒刘太后该卸下朝政隐退后宫了。
然而刘太后执掌朝政多年,怎么甘心放下至高无上的权利,回到深宫做个仰仗儿子鼻息而活的深宫妇人?
刘太后贪恋权势,朝中重臣却不肯叫个妇人独揽朝纲压得一众男人低头称臣。
满朝文武以官家业已成年为借口步步紧逼,民间渐渐流传出刘太后身着帝王衮衣临朝,欲学武周以女子之身篡位的流言。
刘太后迫于不利的流言与形势,无奈撤去珠帘退避回了内宫,但其经营的势力如枝繁叶茂的大树早已根植于朝野内外,人虽隐退但仍大权在握。
此事过后,刘太后终于意识到日渐长成的儿子已然成为了她执掌朝政的威胁,母子之间再不复从前的亲密无间。
她对亲子终究还是生出了芥蒂之心。
哪怕此时,赵祯并无与生母夺权之意。
御辇车轮滚滚,穿过掩映在绿树花丛中的红墙绿瓦与水榭亭台,从前朝一路驶进了宫闱内苑之中。
慈安宫坐落在皇城内苑的中轴线上,前后左右则是六宫后妃居所,六宫以垂拱之势如众星捧月般将慈安宫围于正中央,也显示出帝王之母母仪天下的尊贵地位。
“官家,慈安宫到了。”
御辇停在了慈安宫殿门前。
内侍省中官张中正站在幕帘旁轻声提醒。
赵祯狭长的凤眸深深的望着巍峨的朱色殿门,俊美的脸上沉静得看不出丝毫波澜,他不疾不徐的踏出辇车,走进慈安宫中。
“母后。”
赵祯踏进偏殿时,刘太后正坐在案桌前拿着一本奏折批下朱墨,听见熟悉的脚步声,她头也不回的说了句:“官家到了啊,榻前来坐罢。”
赵祯应了声,撩起衣摆坐上桌案旁的软塌。
“郭内监,立刻屏退左右,哀家与官家有要事相商。”
刘太后批完手上的奏折,转头命内监总管郭槐带着一应女官宫人退出殿外,顿了顿她补充道,“内侍张中官,你也一同退下罢。”
“尊太后令。”郭槐轻甩拂尘,带着宫人们如流水般恭恭敬敬的退出偏殿。
张中正见赵祯并无出言反对,行礼后领着几个小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1. 生于帝王家(一)(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