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部分 (第1/4页)

插翅难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荀况的见解,有时候荒唐得离谱太远,竟然幻想出来敌国人民喜爱我们如同喜爱爹娘,而视他们的统治者如同仇寇。所以一旦战争爆发,他们绝不会站在暴君的一边,绝不会攻击被当做爹娘的我们这一边!这可是午夜奇谈,再了不起的仁政,可能使敌国人民羡慕,不可能使敌国人民把入侵者当成爹娘,更不可能促使敌人全国背叛。交锋一旦开始,战士完全被杀人的行动和被杀的恐惧所控制,还管什么谁是“义师”,谁是“盗兵”?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仁人”,和从没有具体实现过的“仁政”,被儒家系统无限制地扩大它的效果,竟成为一个无往不利的符咒。

事实上,荀况崇拜诈术、暴力,他阁下以“莫邪”宝剑自喻,喊出“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的血腥口号。对于稍后归附的,一律“冒犯的衰落,叛变的灭亡”。这种“仁人”的军队,可是够凶恶的了。最难堪的是:“仁政”之下,还有冒犯、叛变之事,“仁政”的力量就并不如所形容的万能,也要靠封爵升官奖赏维持,怎么有资格讥刺别国的军队如此?荀况说,诛杀姒履癸和子受辛,像诛杀两个地痞流氓,未免轻松过度,他应该知道那是两场血战,千万人死亡。《书经》文献俱在,怎能当做一首抒情诗篇?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六术”“五权”,不过一些肤浅的知识分子对他一知半解的事物,所作的纸上作业,漏洞百出。幸亏没有把军队交给他,否则,另一位赵括先生将出场。

然而,荀况的见解,有他的价值,至少“三至”是做将领的铁则。掌握权柄的人如果明令或暗示欺虐人民,将领如果执行,应叫他付出代价。集中营魔头艾克曼在以色列被绞死,谷寿夫在南京被枪决,说明“上级命令”已不能使凶手逃避责任。

卫国(首府濮阳【河南省濮阳市】)国君(四十六任)卫怀君(名不详),于纪元前252年,到魏王国首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朝见,魏政府把他诛杀,另立他的老弟(名不详)继位(四十七任),是为卫元君。卫元君是魏国王魏圉的女婿。

史书并没有说明卫怀君先生犯了什么罪,非处死不可,但却指出新君是魏王国皇家姻亲,这明显的是一场借助外力的政治斗争。魏王国的凶暴,不亚于秦王国,一高兴或一不高兴,就把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另一个国家的元首,像囚犯一样处决。卫国是周王朝(首都镐京【陕西省西安市西】)封的,并不是魏王国封的,只不过国小民弱而已。魏王国碰见秦王国,就心惊胆战,碰到小邻居,就另一副态度。

这件事使我们想到上世纪(前4世纪)发生的另一件事,魏王国一任王,强调卫国国君是“人主”,声称:“不听人主的话不祥。”现在魏国王不但不听“人主”的话,甚至还把“人主”的人头砍掉,却没有一点不祥。充分证明当年交还逃犯的理由,不是真正的理由。不知道专制魔王又要发明什么别的理由,再来证明“人主不同凡品”?

燕王国(首都蓟城【北京市】)国王(八任)姬喜,派大臣栗腹担任亲善大使,晋见赵王国(首都邯郸)国王(三任孝成王)赵丹,呈献黄金12万两,作为祝福,誓言两国永结同盟。栗腹回国后,向姬喜报告说:“赵王国壮年人都死在长平(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少年人还没有成长,这个国家已没有人力资源,可以攻击。”姬喜询问昌国君乐闲(乐毅的儿子)的意见,乐闲说:“赵王国四面都是强敌,无险可守,全靠武装部队捍卫国家,人人都是强捍的战士,绝不可轻视。”姬喜说:“我用压倒性五倍的力量,赵王国无法抵挡。”乐闲坚决反对,姬喜勃然大怒,立刻板起面孔。所有高级官员都支持国王的正确判断,姬喜遂下令出动战车1000辆,南下进攻。大臣将渠说:“跟人家缔约盟誓,永结友好,又用黄金12万两的隆重礼品,向人家君王祝福。使节一回国,就翻脸无情,要灭人国,这不是一件高贵的行为,不可能获得战果。”姬喜不听,并且亲自率领一支援军,在大军之后出发。将渠情急,抓住姬喜佩挂印信的锦带,姬喜更加光火,一脚把他踢开,将渠垂泪说:“我不是为自己打算,而是为大王打算。”

燕军抵达宋子(河北省赵县),赵王国大将廉颇迎战,在邻城(河北省柏乡县北)击败栗腹,赵王国另一大将乐乘在代郡(河北省蔚县)击败卿秦,向北追击500余华里,包围燕王国首都蓟城。姬喜束手无策,只有请求和解,赵王国表示:“我们只跟将渠谈判。”姬喜任命将渠当宰相和谈,赵军方才撤退。

燕国王的不信不义,凶暴残忍,又岂亚于秦王国?姬喜只看见眼前的骨头,硬看不见骨

《柏杨曰一共多少字》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