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对账 (第1/2页)
二十五万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高个子待了这许久,就算是块木头,韩翊也该看出点端倪了,这个高个子,信用非常地好,所以襄助才会相信他。
如果这两方暂时地联起手来,自己这个先前挑起事来的人就要倒霉了,所以他明知道与刘邦家联姻的是项伯家小儿子,他也没有说。
想一想,楚汉联姻,对于船舱中这些个已经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匈奴人来说,无疑会形成一种很大的威压,让他们在对付韩翊这件事上悠着点。
至于说到了蜀中后,那么点子时间里,刘项两家还没有真正地联姻,一般的商人和老百姓,能听到点子风吹草动都不错了,又不是他们穿衣吃饭的大事,谁会管那么多?
至于说等到高个子他们回到新郑后,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可是汉国的地盘,那时候他们就算是想发作,也发作不了了。
韩翊大概能猜得到,刘邦会保证这几人的安全,所以他也暂时不用担心那个粮商会因为襄家子上次的事迁怒于他,胳膊再粗也拧不过大腿。
而他们做的这一切,有可能是陈平先前提到的“清君侧”,只有把高个子这个他们最大的头儿支开,他们才好动手。
搞定襄助后,高个子顿觉无聊,他问韩翊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事进行到哪一步了?匈奴还有没有消息送过来?还顺带提了下,从塞外买的牛运到哪儿了?
韩翊撇撇嘴,“我又不是鹰,你问我?想知道,你干嘛把襄助的鹰给射没了?”
高个子涨红了脸,不过被巫医给劝下了,为首的那巫医笑着说道,
“我们双方,一方是为家人的安康,一方为了盐,没必要为了一时短长丢了大事。”
韩翊高看了他不止一眼。
“说吧,韩公子,你我都是明白人,不打暗语。因为有匈奴的存在,刘邦即使得了天下,他也不会轻易地放下警惕之心。
往后的时日,得了安宁的华夏百姓中,商贾会越来越多,往后你用来赚钱的营生,会越来越利薄。
那时候最大的利市,莫过于汉国最缺的马及马种。匈奴也会限制良马进入华夏。你想要在汉匈之争中立稳脚跟,贩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内应,你做得到吗?”
为首的那巫医说话很是直接。
韩翊看了襄助两眼。
“不用看他。当你说他的族人还在华夏时,我就知道,他不会把我们现在说的话说出去的。
对于刘邦来说,他成为天下之主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谁挡道,谁就灰飞烟灭。他不会拿襄家满门冒险,那是他的根。”
巫医说得更直白了。
韩翊看着巫医,心里很有些紧张,这人,比高个子难缠多了。
“周朝时,匈奴、大宛和东胡那头,与华夏族最激烈的矛盾,往往发生在我们在边境上买不到我们最需要的盐巴、铁还有布匹的时候。
所以,现在我问你的问题,你都得老老实实地回答。”
盐巴从产出到运到边境,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韩翊当即点头应允。
“蜀中的盐井,开凿成功一口要多少金镒?”
“我不知道。我只听说蜀中开凿盐井要凿开大山,那样的工程量,我初步估计,一口井,在成功地找准点后,都至少得几千镒金。”
韩翊如实回答。
巫医吸了口凉气,便回了原处就地坐下。
韩翊看襄助坐在一旁,悠闲地观察着他,他的眼神那样地亮,亮得韩翊的心里虚得慌。
襄助可是做过很长时间的间者的人,如果他闲下来,时间长了,未尝看不透韩翊与刘邦联系的那些个微末之事。
不能让他闲下来。
“襄家在蜀中有得力的大商贾作姻亲。襄助去问,比我得到的消息要来得确凿。”
韩翊又把祸水引向了襄助。
襄助是个土生土长的华夏族人,韩翊这点子小心思,他一下子就看了出来,不过用利害更有说服力,他直接问道,
“我襄家在项王近前效力的,不过三四人而已。其中三人已经三十往上的年龄,早就已经成家立室,年长一点的都是三四个孩子的爹了。
据我所知,他们的妻室,即使不是彭城人,也是周边的。蜀道艰难,彭城商贾极少与彭城有来往,他们哪来的蜀中的妻室?”
韩翊先前已经说过,是襄家子,一个非常年轻的少年将官,想必匈奴这几人的心里也没忘,他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襄助,
《大汉特务机构》 第368章 对账(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