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44章 深入百姓 (第1/2页)

佰夫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冬日集市,热闹非凡。

朱由校漫步其间,与百姓亲切交谈,欣慰地发现学田制与蛋奶政策都已得到极好地贯彻落实。

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安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抵达张家湾,所见所闻让朱由校陷入沉思,决意进一步推动民生发展。

欲效仿学田制,蛋奶制,继续推行帮扶之策,为寡妇分配田地,各省各村需因地制宜。或发放牛羊、猪仔、鸡鸭鹅,或教导百姓养蜂、养鱼、种菜,大力发展农林牧渔。甚至可建立手工作坊,发展刺绣、纺织及各类工艺品。

届时,或以股份制度运营,或由朝廷以市场价收购,保障寡妇及妇女的利益。

李待问思索片刻,上前半步低声进言:“陛下,此乃良策,然人性复杂,经济事务盘根错节,牵扯广泛,仍需谨防地方官吏以权谋私,侵害百姓权益。即便朝廷高薪养廉、重典治国、整顿吏治、完善监察,官场中仍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陋规,乃至见不得光的灰色收入,朝廷的任何决策都不能在执行过程中违背初衷。”

洪承畴接着说:“陛下,朝廷政令皆以民生为出发点,然而在传达执行过程中,稍有偏差便使政策背离本意。

臣以为,应将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养老扶幼等事务,纳入官吏考核与升迁范畴。

唯有自上而下坚定不移贯彻,才能减少政令的扭曲,不损害百姓利益,避免重蹈王安石变法脱离群众的覆辙。”

早年朱由校已经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纳入官员考核升迁的范畴,今日洪承畴重新提及,他顿感不光该扩大考核范围,更要大肆宣传,让百官内心有杆秤。

至于说贪污腐败,他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更明白贪官污吏难以根除,然而,他内心始终有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官吏可以贪钱,绝不能损害百姓利益。

当即向李待问,洪承畴,高宏图嘱咐说:“近日,诸卿辛苦些,草拟份奏折,争取查漏补缺,完善朝廷养老妇幼,寡妇改嫁制度。

同时,对沿途所见所闻的弊端,全部记录在册,该废除的废除,该改善的改善,进而减轻套在百姓身上的枷锁。”

李待问,洪承畴,高宏图齐刷刷颔首领命。

他们深知改革需要时间和耐心,此番皇帝微服私访,计划走遍大明数省,了解百姓疾苦,了解地方弊端,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令。

身为皇帝拥趸,忠实的改革派,他们坚定不移支持皇帝。

这时,朱由校拍了拍狐裘上的雪花,迈步走进张焘家,迎面是新修的青砖壁墙,拐弯过去是九间低矮的土坯房,从墙体来看似乎有些年份。旁边则是新修七八间青砖大瓦房。

庭院内,张焘携老扶幼在庭院内等待,瞧见朱由校走来,牵着三名年幼孩子快速迎接,介绍说:“贵人,这是小人父母,孩子。”

朱由校拱手向两位老人作揖,魏忠贤迈步上前献上礼物,朱由校接过礼物转交给两位老人,笑意盎然说:“来得匆忙,些许薄礼,切勿推辞。”

不等两位老人拒绝,即刻将礼物塞进对方手里,这才蹲下身子抱起年幼小女孩,从怀里掏出三颗金豆子送给孩子,语气谦和地说:“两儿一女,张兄好福气。”

张焘嘴角噙笑,热情邀请朱由校进屋歇息。旋即,略带疑惑地望向锦衣卫和龙武军,似乎询问对方朱住处。

朱由校向李若琏微微点头,低声嘱咐:“寻处空地安营,暂住张家湾,粮食不够,找开封府卫兵。”

李若琏欣然领命,快速前去安排。

屋内,张焘家人支起火炉,炭火噼啪炸开火星子,魏忠贤检查整理房间,屋檐下,锦衣卫绣春刀映着寒光,龙武军甲胄鳞片发出细碎的金属撞击声,

见状,朱由校微微摇头,微服私访自然是要亲近百姓,杀气凛凛的锦衣卫,龙武军肯定吓跑人:“白旺,郭升留守,剩余龙武军都去休息。”

郭升,白旺神色犹豫:“陛下,您的安危?”

“无碍。”朱由校神色淡定,瞥了眼旁边的曹变蛟。

武卫军,龙武军合流,郭升,白旺均为战火洗礼的悍将,曹变蛟更勇冠三军,堪称大明霍去病,三将贴身保护,谁人能伤到他。

锦衣卫,龙武军退去,少顷,张焘,张兆,连同里正,村长,各族族老送来琳琅满目的食物。

并非多稀罕,却全是开封府特色。

招待完众人,林狗儿蹑手蹑脚出现在房间门口,小脑袋谨小慎微地东张西望,瞧见朱由校时

《明末之暴君》 第644章 深入百姓(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