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9章 不能者死 (第1/3页)

孤君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郭淮与魏越相互走动越发密切,在外求学七年,一回来就惊天动地的魏越在极短时间内受到了县中士民的认可:这是一个能做大事的少年,值得追随。

而魏越在与郭淮、王凌讨论研究太平道平定之后的战争方位时,也没有静静待在家中,而是组织部曲、周边少年剿灭了县中荒僻处两股盗匪,以此扬名立威。

同时,他与县中寒门子弟在书法方面多有互动;魏氏终究太过突然,与县中寒门缺乏感情积累,寒门子弟也是有尊严的,不会随意依附、交好于魏氏,这是一个长期、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

一个问题也摆在魏越面前,那就是部曲安置工作;凤凰里夹在霍亭与县城之中,寻常盗匪无法滋扰侵犯这里,也意味着这里缺乏开阔场地。周围虽然有破弃的里,可里荒废了,里民还在,田地依旧是人家的田地,荒地依旧是人家的荒地。

为了更好的发展,魏越决定在荒僻地界建立魏氏坞堡,效仿其他豪强发展庄园经济,同时开始为繁育马匹做准备。

荒僻地界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这就不存在发展时与阳曲百姓、寒门发生冲突之类的问题,说到底魏氏终究是新来的,扎根阳曲不到一代人。可阳曲的地势十分的诡异,魏越选来选去,就把地方选在县中东北角,即阳曲塞障附近。

阳曲之所以被称为太原北大门,问题就在于东西两边的大山上,中间一条南北畅通的宽大狭长低矮丘陵地。

当年汉高祖白登之围后撤军,经过阳曲时见这里东西两边都被大山封死不适合匈奴抄击,故而军心大定上下俱欢颜。这就是阳曲欣亭名字的来源,欣亭大致与忻州同一位置。

霍亭名字的来源就更简单了,武帝时期汉军北击匈奴,这里曾是霍去病扎营旧址,故而取名霍亭。

阳曲塞障在县中东北角,选在这里的原因就是东北角的山岭并不是那么的险峻,相对于其他方向的山势,这里还能供骑兵通行。所以这里立下一个塞障,有警惕、封锁胡骑偷袭的意义。

塞障这条山路向东北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后世的五台。现在因为繁茂的树林和稀少的平地,这一片区域只生活着极少数山民,并无亭里建制,属于荒芜待开发地带,这也是魏越选址在此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坞堡与塞障比邻,在利于彼此安全的情况下,也非常利于魏氏向塞障守军进行渗透、拉拢。换一个阳曲县令、或太原太守后,魏真可能会丢失塞障尉这个官职,可魏越不会轻易放弃这支地方常备兵。

二百常备,吃的喝的都是朝廷提供的,时时刻刻都能训练,战斗力可以维持在可靠的范围内;抓住这二百常备,远比自己自己出钱供养,还不能操训过严的部曲要划算,划算的多。

故而,七月下旬的时候魏越已在阳曲塞障五里外扎下营垒,放牧之际,也开始了坞堡建设工作。

某一天,魏真假公济私如往日那样领着塞障守军出来帮儿子出工,饭食管饱的情况下塞障守军也不会有太多的不满。常备兵也是有区别的,北军自不必说,营陵兵、乃至是雁门关塞守军往往都是异地招募调用;偏偏如阳曲塞障这类小据点中的守军是以本地招募为主,为的就是节省军费,二百专职守备的守军也做不了什么大事,无须太过警惕。

这跟北军、营陵兵不同,这些常备有强化驻地治安的责任,但他们是因野战而生。他们的训练、军械装备也是以攻击为主,一百人的野战常备也值得警惕、提防。

魏真如同总监工一样,带着五六名族中少年提着熬好的绿豆汤,给一队队做工的部下、部曲,儿子的部曲分发。他更在意不是这些人是否专心工作,也不是工作进度,他关心的是魏越部曲的资质。

劳动中,他能观察到这些部曲的性格、体形,以及耐力等等他关心的内容。

越骑士训练以往都是父子相袭,魏真也就一次主抓十几名适龄部曲训练,并没有一次训练百余人的经验,他很期待这次训练的到来。估计真正训练时,应该就到秋后了。

不过这些事情终究太远,最近要解决的事情就是部曲的婚姻问题,这是个大问题,能影响部曲对主家的态度。针对部曲的才能高低、性格、需求,要给他们牵好红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种细致的工作由吕嫦出面在县中走访,提前与有适婚女子的人家约定口头承诺,然后找个好日子一起操办。

因为部曲婚姻的事情,魏真与魏越有严重的分歧。寻常的女性奴婢也就一万钱,现在战事延绵钱不值钱了,可主要战场周边人口外流

《雄霸三分归元气电影》 第89章 不能者死(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