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莫莫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闪⒂�1922年,其中的成员大多是高级官员、退休###或内阁成员,当前任领袖离职,还没有明确继承者的情况下,就由这个组织推举人选。如果内部意见不一,那么国王就要以第三者的身份决定。从1922年以来,保守党的历届领袖都是这样产生的。霍姆也同样是这样突然成为党内的第一把手,然而这个能力有限的领袖让保守党看到这种产生方式的弊端。于是,从此之后,保守党的领袖要由下院选举产生。爱德华·希思就是经过了两轮筛选,成为新一任的保守党领袖。
。。
福利国家与“英国病”(6)
政权接力棒又交到保守党手中。希思是位有心治好“英国病”的首相,他希望能够改变国内对凯恩斯主义的迷信。在他看来,国家一味地帮助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是资源上的浪费,国家干预政策不是万能的,一定程度上的自由竞争还是十分必要的,最起码可以保证企业的活力。于是,他引进了“货币主义”,控制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受到了遏制,直接影响了福利支出,不仅取消了从前一些免费的项目,还增收了部分费用,像医院处方费等。福利体系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生活在底层的国民更加穷困潦倒。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工人连起码的工资都无法得到保证。这个“英国病”还真不太好医治,重要的是国民根本不给希思医治的时间和机会。本来信心十足,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却半途而废。轰轰烈烈的希思改革,就这样结束了,“英国病”最终还是没有被根治。
1972年,在希思的努力下,英国终于加入了欧洲共同体,民众对保守党开始重新信任。遗憾的是,这种信任经不起考验,当民众本身利益受到损害时,信任就一文不值。石油价格的突然提升,导致西方各国不得不依靠煤炭进行日常生活,从而造成了煤炭的供不应求。煤矿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而工资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工人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规模的罢工活动。政府现在哪有钱来增加工人的工资,只好减少工人的劳动量,降低煤炭生产量。但是这样一来,政府就不得不节省原料使用,人民的生活又受到了影响。
眼看又是5年一次的大选,希思心急如焚,国内经济每况愈下,工党趁机煽风点火。不知道是不是人民已经厌倦了两个党派之间如此频繁的争斗,也可能不希望两党把英国的前途作为赌注争来夺去,于是大选结果就出现了两党票数均不过半的奇妙现象,这在英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希思依然想让世人看到他治疗“英国病”的决心,于是东奔西跑,希望能与自由党建立一个联合政府实现心愿。然而事态已经不是他所预期的那样,工党在随后的选举中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希思只能带着未完的心愿,落寞地离开执政舞台。
如此反复的政治局面让大多数国民感到疲惫,他们希望有人能彻底改变这起伏不定的英国经济。而威尔逊的再次执政并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没有工作,得到的只是微薄的福利。那些大企业家们也在愤愤不平,因为威尔逊的梅开二度给他们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沉重的税赋。工党这次是把穷人和富人一并得罪了,未来的路只能小心应对。其实威尔逊也着实可怜,他并没有放弃对国有企业的帮助,在财政最艰难的时候,他还将北海油田揽入国家,促进了后来英国经济的发展,不过其他的一些经济措施,还是在老路上徘徊罢了。
1976年,威尔逊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正式提交了辞职书,这是工党第一位在职期间辞职的首相。接替威尔逊的卡拉汉经历了与前任首相同样的困境,依然是无法医治的“英国病”。直到1979年的大选,英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这位“铁娘子”的到来,给英国带去了如沐春风的惬意。这位有着女性魅力和男子手腕的女首相,让英国进入了“撒切尔革命”时代。
撒切尔的“手术刀”(1)
玛格丽特·撒切尔一直被誉为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她的出现给死气沉沉的政治经济注入了活力。撒切尔麾下的核心人物威廉·怀特洛曾经说过,她的精力十分惊人,谁要是认为妇女不具备男人那样的精力,那就大错特错了,她比男子的精力还要旺盛一倍。怀特洛开玩笑地表示,如果把撒切尔一天的工作放在他的头上,他一定会疯了,如果周围的人保持跟撒切尔相同的步调,一天下来,肯定会累得筋疲力尽,而她却依然精神抖擞。
不得不承认,倘若英国没有及时出现一位如此
《白金汉宫的高度》 第1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