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清查运司和各项准备 (第1/2页)
一只写字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琼英楼上,随着贾瑜的话音落下,气氛顿时陷入一阵沉重。
林如海心中虽然一早就对他的回答有所预料,但此时听到贾瑜这般斩钉截铁的回复,还是不禁面露苦笑。
“景岳,金陵实为江苏中心,其内官员家族实力庞大复杂,而运司更是各方势力的汇聚瞩目之处。你若是贸然从江苏运司处下手.....”
“只怕届时走投无路鱼死网破之辈,不在少数!动辄或引为轩然大波!”
他走到贾瑜身边站定,一同吹着街上的阵阵晚风,以往波澜不惊的神色也带上了忐忑。
“那姑父的意思是?”
林如海犹豫一下,还是劝说道:“何必行如此险招?运司亏空之严重,一旦爆出来不只是甄家郑家,就是江苏省内的巡抚等高官怕是也要吃挂落!”
他的担忧并不无道理。
实际上,运司账面的亏空这件事已经很难抓到根源了。
作为当下唯一的一个官方物流机构,又涉及到了官粮和官盐织造丝绸等暴利项目,运司的利润可想而知。
自古以来,唯有财帛动人心。
因此自江苏运司成立以来,官商勾结完全就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而账面上的亏损银子,且不论每次报上来的数额真假,至少屡年攀升的势头从未改变过。
其‘跟随市场,小降大涨’的核心思路,倒是和后世的理财基金颇为相似......
时至今日,江苏运司的账面亏空已经成了官场上大家你知我知心照不宣的‘冷知识’。
每一任接手的官员都害怕运司的账目在自己手上暴雷,但心里却又不舍得这份暴利项目,最后都会‘口嫌体正直’的跟着捞钱,只能默默抱希望,将问题交给后人的智慧来解决.....
而现在贾瑜所想的解决方法,和众人所想的你好我好的解决方法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他是既要追回亏空,还要问责属官。
江苏的官员若是知道了,岂不会拼死反扑?
林如海干了这么多年的巡盐御史,这些年的经历让他不仅深入的了解到盐业,更明白逐利的人性之可怕。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是故他想着劝阻贾瑜一二。
闻言,贾瑜大义凛然的朝着京师方向拱了拱手,一身正气解释道:“运司之积弊时日已久,查起来困难重重。但眼下圣上刚刚改元,一扫沉疴之心明显,江苏上下属官为君分忧也是应有之理。”
在这一刻,他化身忠君爱国好臣子,身上都仿佛披着一层金光。
至于林如海眼里的那一抹忧虑,他也只能装作看不到了。
想要贾瑜放弃整治运司,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想整顿漕务,想建立海军,钱从哪来?
宣文帝是从内帑支援了点银子搭建船厂,但是船厂里的匠师工人才要几个钱?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
造船的原料,军队的花销,配套设施的建设,这才是一个个恐怖的吞金兽,真正花费的大头多着去了!
不开玩笑的说,在这种支出面前,贾瑜麾下的新盐号也只是杯水车薪。
几十万两可以盖一座豪华富丽的大观园,但是想要建设一支支撑贾瑜野望的海军,恐怕要几十个大观园......
至于林如海所说的官场震动嘛.....
贾瑜只能说,若是江苏官场不震动,他怎么就势换人?
他停顿一下,又对着林如海温言保证道:“林姑父所言瑜心里明白,运司一案也绝不会波及到无关之人,力求做到严简准三者并重!”
所谓严,就是稽查要严,任何细微处的错漏都不能放过。
简,则是排场要简,将运司一案压制在可控范围内。
准,则是抓人要准,决不能诬陷好人,也不能放过坏人。
这种嘴上喊得口号,对于后世公务员出身的贾瑜完全就是是信手拈来,但真正落到实操处,自然是要看他的眼色行事了.....
林如海听了心头阵阵古怪。
怎么你这词,说起来比我还官僚?
不过贾瑜既然说了这样的话,就证明眼前的哥儿心里是听明白了,只是在跟自己装糊涂呢!
他有点无奈却又有点骄傲,难怪瑜哥儿回去半年多就登上如此高位,这份勇猛精进的气势,在歌舞靡靡的江南实在罕见。
“罢了,你既然心里有了准备那就好
《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txt棉花糖》 第275章 清查运司和各项准备(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