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44部分 (第1/4页)

片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在诉苦大会结束时,我趁热打铁,又宣布了一条决定:士兵们去留随意,愿意回家的,每人发给白银一两作为遣散费;愿意去打满清兵的,每人发给五两白银的安家费,今后战死在沙场上的,我给每人发抚恤金白银十五两,朝廷的奖励和抚恤费另算。愿走愿留的,都以排为单位登记造册,发放银两。这名册一式两份,一份随军,一份递交朝廷。安家费不直接发到士兵手中,而是在造册登记后,转交当地官府,十日后发放到士兵家中。我们用三天时间登记造册、发放银两和整顿军务,然后大军立即开拨,赶赴辽东。

我作出这番决定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这些士兵家中往往是赤贫一族,如果诉苦大会还不能真正打动他们,那么,我就要用白花花的银子吸引他们。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既然有人目光短浅,不能被爱国情怀所感染,我就要不择手段地来引诱他们,这叫不能动之以情,便诱之以利,这总比官兵抓壮丁的方法要文明很多。为了完成正确的目的,过程中用一些卑鄙手段,我是并不在乎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到罗马,不管是跑着去、走着去,还是爬着去、滚着去,我都不在乎。

至于要把银两发到士兵的家中,是因为如果带着白花花的银子上战场,必然会怕死,所以一定要把银子留下。而将士们来自河南各处州县,如果要等他们回家一趟去送银子,不但会极大地耽误时间,而且我担心夜长梦多,一些士兵会变卦,拿到银子后就开溜。而大军开拨之后再发银子,显然可以杜绝这两个弊端。

听了我的话,将士们顿时议论纷纷,特别是那些家中一贫如洗的士兵,更是面红耳赤地讨论和争论着。这也难怪,遣散费与安家费、抚恤金的巨大差距是明摆在那里的。在明末,一两白银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多文钱,可以购买普通大米二石,即380斤大米左右,够普通家庭吃上一年了。虽然灾区米价暴涨,但经过朝廷放粮赈灾和平抑物价的举措,米价正逐渐恢复正常,可以说,一两银子当时可以救活一个家庭。而五两、十五两的白银与一两白银的差距明显,足以长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很多本来犹豫不决的士兵立时动了心,脸上放出了光芒,呃,就是铜钱的那种淡黄色光芒。

另一方面,尽管朝廷已经开始放粮赈灾,但河南连续数年大旱,加上蝗灾,赤地千里,土似石硬,如果水利跟不上,恢复耕种也是十分困难的,目前大多数地方暂时只能依靠朝廷的救济粮度过难关。因此,尽管李家军里有不少种田的好手,但苦于无施展能力的田地可种,因此天天呆在家里吃救济也不是个滋味。

这么一讨论,很多士兵便觉得,与其坐在家里吃稀饭受穷,倒不如赌上一把,继续当兵吃皇粮,不仅省下了自己的一份救济粮给家人吃,还可以赚到不少银子。就算是不幸战死了,也可以拿到一笔丰厚的抚恤金,养活家人。

我让将士们自由议论了十分钟后,估计大多数人心中都已作出最后的选择了,于是进行了一个粗略统计:“将士们,愿意归顺朝廷,愿意去辽东打满清人的,把右手举起来。”

漫山遍野的右臂举起来了,象一片凭空生出的密林,蔚为壮观。然后我又下令:“大伙儿把手放下,现在,不愿去辽东,决定要另谋出路的,举起左手。”

出人意料的是,仍有近十万人举起了手臂,而且大多是闯王的那些军队。我心中一寒,扭头向李自成望去。

李自成脸色尴尬,厉声喝道:“你们这些兔崽子,别在这丢人现眼了。没听见李公子的话吗?没听见辽东父老们的哭声吗?想当爷们儿的,就跟着李公子去辽东,打鞑子兵。不想当爷们儿的,就回家搂老婆孩子去,我也不拦着,只当白认识了你们一场。”

听了李自成的话,那些手臂,大部分齐刷刷地放下来了,只留下近万只手臂,仍稀稀拉拉地举在空中。

我凝神往将官中望去,见几名闯王的将领也坚持举着手臂,其中就有李自成的半个义子张鼐。我长叹一声:“自成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人各有志,不能勉强,算了吧。”

李自成摇摇头,赫然道:“李公子见笑了,我手下这帮不成材的弟兄,唉……”

第七十八章 北赴京师

我淡淡一笑,然后高声宣布:“既然大部分兄弟都愿归顺朝廷,那么,现在就请曹公公宣读圣旨。”

说罢,我带头跪下,李家军将士也齐刷刷地跪倒,几十万人做同一个动作,那当真是跪得地动山摇、鬼哭狼嚎。我心中却暗骂:崇祯你

《冒牌特工电影》 第4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