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董刚落难 (第1/3页)
山区农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感情到最后,我们一分钱没落下,那你找我商量个锤子。」刘向阳彻底无语了。
亏得刚开始听说有二百四十块钱,自己还弄得激动不已。
现在才知道,纯粹是瞎激动。这钱看得见摸不着,早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随即,他又动了心思:撇开公社扣下的钱不提,生产队这九十块自己倒可以打主意。就算悄悄分给个人,上边应该也不知道。
「王队长,我看就没必要解决住房问题了,我们现在住的窑洞挺好。钱还是发给个人吧。」
「那咋行,你们住的是大队部窑洞,不归知青所有。按照公社的说法,要用这钱给重新挖几孔。你这两天去工地送粮时,和其他知青商量一下,想把窑洞挖在什么地方……只要地方合适,我立马就找人挖,争取年前让你们住上新窑。」王连顺开口道。
闻言,刘向阳脸色变得有些低落:「挖窑,要是挖了窑洞,我们就真扎根罐子村,再也回不去了。」
这话其余人都没办法接。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而且打心眼里,其实罐子村二队并不欢迎知青到来。
公社开会说的很清楚,知青们刚来时没有口粮,所以需要上边补助。
今年则不同,需要给这些人分配口粮。各生产队粮食原本就紧张,现在多了十张嘴,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公社里还强调过,为了让知青们吃饱,分粮食需要进行特殊照顾,每人分一个半人的口粮。
社员「够不够,三百六」,知青们不同,一个月必须分够45斤,那就是五百四十斤。
单单这样的话,王连顺倒可以忍受。关键不少知青平时懒懒散散,爱干不干,就这态度,别说拿满工,就是评8分他都觉得多。
更重要是,他们动不动就十天半月不出工。
尤其那个尚志民,经常招呼不打一声,背个挎包就去其他村子知青点串门了。
害怕对方出事,他还要时不时上门查看一下。
就这,罐子村的知青们表现已经算可以了,有些村子更离谱的。拿上次打狗事件来说,差点闹出人命。
还有知青日常在十里八村瞎溜达,趁人不注意偷鸡摸狗,惹得不少农民很头疼。
商量好事情,大家各自散去。
王满银刚走出一段距离,就被刘向阳追上。
「王大哥,你说我们真回得去吗?」
以前知青们只是在罐子村暂住,现在又给安家费,连房子都给安排好了。
「肯定回得去,你不是差点去当煤矿工人吗?仔细想想就知道,是不是一直有知青通过各种渠道离开农村的。」王满银笑着安慰。
会上他就发现了,这小子陡然听到打窑洞的消息,心里肯定会胡思乱想。
但静下心来思索就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哪有父母愿意让子女在农村吃苦的。如果有机会,肯定会把他们弄走的。
「也对,我有些钻牛角尖了。能打几孔新窑,总归是好事儿。」
短短几句话,让刘向阳心情才好了许多。
没错,自己虽然大部分时间待在村里,但和其他知青们也有联络,经常听到某某离开了。
从种完冬小麦到现在,王连顺一直带着社员们刨土豆红薯。今年虽然干旱,但川地里浇过一遍,所以收成还不错。
尤其红薯,一亩地能产两千多斤。折算成粮食,就是四百来斤。
这产量已经不低了……当然,仅限川地。
台塬山峁上那些没浇过的地块,不少红薯还没有大拇指粗。一撅头挖下去,几乎全是老根,一
亩地能收三四百斤就算好的。
刨出红薯,第一时间要把个头大的挑出来,让村里婆姨们擦成红薯干晾晒,然后交公粮。
交完红薯干,今年罐子村二队的任务才算彻底完成。
接下来,才是真正给各家分粮食了。一般鲜红薯五斤折一斤粮,土豆是六斤顶一斤。
其实对于分土豆红薯,社员们倒很喜欢的。它们可比高粱面好吃多了。
尤其红薯,这玩意儿口感很好,可烤可蒸可煮,吃起来甜丝丝面筋筋的,是大人小孩的最爱。
不过也不能多吃,否则会胃疼吐酸水。
罐子村二队出河工任务,知青连带社员去了三十号人。前几天,另有十多人去县城搞副业。
如今留在村里的男劳力不到二十个,所以上工人手显得有些紧张。而剩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 山区农夫》 第一百八十九章 董刚落难(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