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部分 (第1/4页)

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是激发人心中的争夺心,容易导致人欲膨胀,奢望一些非分之想。古人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情不可恣。”实事上,从个人来看,常遭祸乱的也是那种,外张有余,内张不足,导致内外失调的那类人。从国家社会还来也是如此,尚争的社会常乱。在《史记•礼书》里面,司马迁谈到礼之由起时,“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於物,物不屈於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我想起了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前贤早已洞察人欲膨胀,带来的争权夺利的危害性,就从本源入手,损欲宁争,不足与遗漏部分则用法制来补足,而西方则相反,在争超过限度发生后,用法来制约,在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里“使人畏惧”的政治理念下,进行事先防范。事实上,人的情欲如水,当在高坝下,水是清的,美丽的,如果决坝,那么,水就会变成洪水,四处肆虐。作为人及其群体,不能是没有限制的。自由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不符合群体发展的规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在制度上提供了对权利的监督的同时,同时也开启了人心里的贪念与争欲。到最后再用法来围堵。相比中式民&主,是舍本逐末的。

所谓“中国式民&主”,最薄弱之处在于,政府的自觉,在人的贪欲与利益争夺面前,会经常出现不足,而人民由于不掌握相应的权力,因而,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也不足。在没有有效的外部约束下,人的道德良知与品行,是经不起情欲的不断浸蚀的。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法律的轻视,又会让人们在利益面前,以身试法,甚至以身践法。 。。

四、中体西用——中国式民&主?

如何保证人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同时又避免人民因行使这种监督权而产生的多欲多争,或是中西融合的重点所在。

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比较有明显的几点进步:

一、在最高权力的转移上,由一家世袭制就成了群体世袭制。这避免了因个人能力不适任而出现的政治权力争夺斗争。二、因社会进步,杜绝了宦官与后宫干政的问题。

三、军政分离与全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统一,减少了藩镇割据的可能,但地方坐大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依然存在。

四、女性得到尊重,在经济上越来越独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由于交通与网络的发展,社会交流与沟通便捷。

六、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虽然目前这种教育仍偏重于获取物质报酬方面。

现代中国(比较稳定的时期)与传统中国(比较稳定的朝代的比较稳定的时期)比较也有明显的不足:

一、由于经济发展与人员流动,导致传统大家庭的解体,由于情欲横生,心性浮躁,自我意识膨胀,女性独立,导致小家庭普遍烦闷、冷漠或解体,给下一代造成不良影响。家庭解体,导致亲情淡泊,爱情多变,友谊不桓。

二、政府教育在导向与实践上,以逐利为主,改变了传统中国以德为主的教育模式。

三、由于没有德教,也没有“礼”的约束,现代中国,人的自我克制远不如古代中国。四、在犯罪方面,现代中国犯罪比率高于传统中国。四、国际关系上,王道不显(王道以“仁”),伯(霸)道不足(伯道以“义”),利益至上,但这种程度没有西方国家高。五、人民“安分守纪顺命”的程度不如传统中国,在物质与功利社会下,滋生了更多的情欲。

六、官僚层由传统的儒家学者型转向了技术实用型。

“中体”的种子只有在适合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否则就会长期隐没成为死种。在当代中国,必须在与西方融合的同时,进行“中体”的培育与浇灌,不可能存在先后了。“中西融合,走向世界”,本就是“中体”继承发扬的重要目标和重要方面。

笔者在此,建议几点:

一、复兴儒学,对儒学进行现代化改造,建立全社会的德教体系,将德教延展到治国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在德教与法治之间,重建“礼”,将“礼”作为德教的直接约束规范。

三、监督权独立。独立于立法权与行政权、党权。各级监督机构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官员、党员不得任监督机构代表。对民意负责,独立于各级行政与司法机构,各级监督机构,与各级权力机关,一同行使政府人事

《美国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队》 第1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