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4部分 (第1/4页)

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跃进”号巨轮沉没之谜(5)

周恩来向张智魁详细询问有关打捞的问题:“这次出海打捞,还有什么困难吗?”

“条件比较差,没有一条潜水母船。”张智魁回答。

总理挥挥手:“明天你到码头上去看,从吴淞口到黄浦江口挑船,看中哪一条,就拿来!”

张智魁又汇报了潜水技术问题,说:“我们过去潜水最高记录是42米,而济州岛一带水深是60米左右……”

总理急切地打断:“那我们的潜水员能否下得去?比方说,你能下到多少米?”

“我可以下到40米。我们优秀的潜水员可以下到60米深度,关键是如何排除潜水病。”

总理问:“什么叫潜水病?”

张智魁回答,“18米以下为深水。因为压力随着深度增加,高压气体进入潜水员体内后变成液体。这在下潜阶段即加压阶段不会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从深水返回水面的减压阶段,随着压力减小,人体内的液态气体很快变成气泡,它可以破坏血管,破坏大脑和心脏,或者残废,或者死亡。如果让压力缓缓地减低,那就不会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水面上有减压设备……减压舱。”

总理说,“我基本明白了。张局长,你需要怎样的减压设备?”

“要有25公斤的空气压缩机,有大的储气罐,压缩机可以买到,储气罐我们没有。”

“你知道哪里有?”

“华东电业局有两个,是为了保证发电机组启动用的。”

总理转向上海市的领导:“通知华东电业局,从两个储气罐中拿来一个,还要保证电站的工作和安全,制定出缜密的措施。”

“我们水下调查还需要密封的水下照相机,国内没有。”张智魁又提出一个问题。

总理回头叫过秘书:“通知香港,立即买两架送来。这次要以打捞‘跃进’号沉船为基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打捞队伍,为走向海洋而努力。”

汇报结束后,东海舰队的领导回到水电路的机关大院。陶勇对周仁杰说:“关于编队指挥问题,我到锦江饭店去看望周总理时,柯庆施同志就对我说过:调查‘跃进’号问题,周总理都亲自出马到上海来抓,你们司令员、政委不出海好吗?我考虑了柯庆施同志的意见,想和刘政委一起,率编队出海,你和段政委负责第二梯队编队指挥。不知你的意见怎样?”

周仁杰本来就是直性子人,他已经在汇报会上听柯庆施说过这个意思,所以很快就同意了。编队指挥人员变更情况上报后,海军党委同意舰队常委的决定。这样,海上编队指挥员改为陶勇,政委改为刘浩天,并组成临时党委,其成员是陶勇、刘浩天、张学思(海军参谋长)、傅继泽(海军副参谋长)、李长如(舰队政治部主任)、陶琪(交通部海运局副局长)、韩克辛(上海海运局局长)、张智魁等8人组成。陶勇任书记,刘浩天任副书记。为了加强海上支援兵力,海军从东海、北海舰队共抽调了30艘舰艇、140架飞机,组成支援海上作战二梯队。第二梯队的指挥员为周仁杰,政委为段德彰。

大家还讨论了周总理关于做好打仗准备的意见。

谈起形势,陶勇司令员分析的意见是:大打不可能,中打有可能,小打很可能。要做小打的布置,中打的准备。他要求作战部门拟定实施细则。

周恩来关照着每一个细节

这一天是星期日。可参加调查的人早都忘了休息。陶勇已经几天没回家了。周总理当然更忙。他在上午听取汇报之后,下午又驱车到海军医学研究所,看望潜水员。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跃进”号巨轮沉没之谜(6)

周恩来走到加压箱旁边,问龚锦涵:“潜水员在高压下,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由于氧气压脉搏会减慢。”龚锦涵回答。

周恩来随手拿起加压舱上的电话对舱里正在加压的潜水员说:“你数数自己的脉搏告诉我。”

潜水员从窗孔里看到了周总理,情绪十分激动。接电话的是潜水卫生员丁章来,他赶紧按自己脉搏,然后向周总理报告:“每分钟脉搏56次。”

当压力增加到6个气压时,水深相当50米时,周恩来又拿起电话,身体微向前倾,神情专注,右手扶着加压舱,问:“感觉怎么样?”

“报告总理,感觉很好!”

出舱时间到了,潜水员们从圆门里钻了出来,当他们抬头时,发现周总理还没走,都高兴地叫起来

《红墙见证录在线听》 第2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