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战前 (第1/2页)
南宫我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敌踪已现,就在往东百三十里处,骑兵一日多就可到,而步军带着众多辎重车队,路况好可日行五十里,路况要是不好,就能走个三十里。
若按李孟羲所想,黄巾在前,加快行军去打黄巾。
但是,当听到关羽说重新整队,把队形凑紧一点然后放缓步子行军,这时,李孟羲就知道,自己又想错了。
发现敌情之后,最正确的应对方法,就是把行军速度降低一点的啊。
因为,若是同一支军队,那么自然,行军速度越慢,队列就越整齐,越有序。
这样,万一遭遇敌军,就能快速更有序的应敌。
有时,快那么十几秒把阵型列好,很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
关羽认为李孟羲可能真的不懂兵法,但是,关羽认为李孟羲心思细腻,纵是他真的不懂兵法,亦多能于有所见解。
故而,在这日扎营以后,关羽多派了两倍人手值守。
然后,关羽来找李孟羲商量了。
“羲儿,我欲于军中选锋,如何?”
“何为选锋?是选先锋?”篝火旁正用块破瓦给弟弟烤麦花吃的李孟羲,正翻着麦花,愣了一下,脱口而出。
李孟羲不知选锋为何意。
关羽看了李孟羲一眼,沉吟道,“选锋一词,出自《孙子》一书,【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败。】
又曰,【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其志,一则挫敌威。】
选锋,指选拔精兵之法。”
“选锋一词,《司马法》简述为,【选良次兵,益人之强】
《吴子》一书,述为【简募良才,以备不虞】。”
关羽引用兵法的着述,解释了何为选锋,选锋一词最早出自哪里,历代兵法家又是怎么对选锋一词做解释的。
李孟羲听关羽引经据典的,佩服极了。
李孟羲听明白了,这选锋法原来不是字面的意思是选先锋,而是,选兵的啊。
说起来,关于古代选锋的标准,李孟羲多少知道一点。
那何为好兵呢?据说,岳武穆岳爷爷说过,到阵上喉咙里有唾沫,能拿的住枪,心里不慌的就是好兵。
李孟羲不知关羽选精兵的标准到底如何,于是顺着关羽的话往下说,“将军既用选锋法,那详则如何?”
关羽引用了兵书作答,他手捋长须,认真讲到,“选兵之法,历来多有不同,《吴子·治兵》篇讲,【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此为一例。
又有,战国精兵魏武卒,其考核之法,【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关羽说着,目露神往,“衣三重重甲,戈矢齐备,远趋百里尚能日中而至。而今我军身无甲胄累身,一日不能行四十里,差精兵远矣!”
想到乡勇们的种种不堪,关羽唉声叹气的。
李孟羲安慰,“魏武卒精兵需举国之力方能成,今我军仅有千余人,如何能比?将军切莫自惭。”
魏武卒啊,那可是古往今来,有数的精兵,魏武卒确实厉害,让人眼馋,可现在义军的条件,练一支能奔袭部队都练不出来,何况比肩魏武卒的精兵。
在随后关羽和李孟羲两人一同商议出了选奔袭精兵的方法。
即,测试法。
简单来说,就是让乡勇们放开了跑,跑个十里,每次,记录下是哪些人先跑到前边。
如是数次之后,应当就能选出体能最好的那一小部分人了。
然后,以这部分体能耐力皆出众人为基础,开始训练奔袭能力。
这日,待晚上时,李孟羲依照习惯,记录一天学到的东西。
“八月九日。
张飞领哨骑回,说与敌踪。
敌踪百三十里,大军与辎重众多,行军缓慢。
若耽搁时日,恐敌情有变,错失战机。
故,辎重和战兵两分,轻兵直出。
然,无有可奔袭之兵。
概奔袭之要,在疾在整,缺一而不可。
迅疾,队列齐整,奔走数十里而队列不乱,此方为奔袭之士。
再者,练兵之事,不必等闲暇之时,行军之时亦可随行随练。”
写完,李孟羲把火把放在地上轱辘了几圈,又踩了
《汉末第一兵法家蚂蚁文学》 第186章 战前(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