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4部分 (第1/4页)

冬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编辑点评

老典型变新农村拓宽思路最重要

曾是老典型的泉口公社,以学大寨而出名,成为湖北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但如今,它的发展速度却慢了下来,当地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归结其原因,一句话——当地领导缺乏引导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开阔思路。换句话说,如何拓宽发展思路,发展品牌经济,是把老典型变成新农村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年,泉口公社群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辉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切忌靠典型吃典型,也就是俗话说的“吃老本”,思想老套就只能落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需要地方领导多动脑筋,灵活运用老典型的品牌优势,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品牌经济。具体到泉口的实际,当地既可以打着老典型的品牌发展旅游经济,也可以老品牌注册商标规模化生产相应产品。总之一句话,要学会利用品牌,经营品牌。只有这样,老典型才会长盛不衰,成为新典型。

txt小说上传分享

昔日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今天要脚踏实地建设新农村(1)

1958年毛主席一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办得好”,拉开了“人民公社”运动的帷幕。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人曾经以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在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篇章。如今,记者走进嵖岈山,亲身感受着嵖岈山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奋发前行的激情。

嵖岈山名片

人口:13个行政村2�65万人

耕地:3�9万亩

人均年收入:3000元

第一产业:种植业(小麦、玉米、花生、烟叶、芝麻等);林果业(杨、椿、楸、楝、柏、橡、松、国槐、刺槐、桂柳等十余种用材林;苹果、雪梨、板栗、山楂、红枣、柿子、石榴、香椿等经济林);畜牧业(畜牧养殖专业达到6个,各类养殖专业户达到860户)

第二产业:造纸业(无污染再生纸业);矿产资源(储量2�4亿立方米的碳石,3�6亿立方米的花岗岩,270万立方米大理石)

第三产业:旅游业(大型人工湖下宋水库)

荣誉: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林业建设先进单位

好像已经看到了“共产主义”

“那时候,人们打着红旗,敲着锣鼓,拿着决心书,急火火地赶到杨店中心乡,向乡党委表决心要求合并大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74岁的孟秀枝老人提起当年的情形仍然激动不已。

在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展览馆,孟秀枝老人指着挂在墙上的照片告诉记者:“那就是当年的我。当时吃饭在集体食堂,下地劳动实行军事化管理,社员干劲大,每月发工资,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我领工资时的情景。”

据孟秀枝老人介绍,当年,她是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妇女队长。“那会儿,高级社合并,人多力量大,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上面号召办工厂,人们用小车推着各种工具,一天时间办起了上百家工厂;一说搞绿化,几万人齐上山,半月时间,把荒山都栽上了树苗;一说下地锄草,一天消灭3000亩杂草。当时大家好像已经看到我们国家马上就要进入共产主义了。”

孟秀枝老人接着说,“人们啊,也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也不怕苦,不怕累。饿了,就啃几口玉米饼;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晚上,下面垫着就地割晒的软草,上面展开自己带的铺盖卷儿,就地一躺,一觉睡到大天亮。你看,我的身体到现在还这么硬邦邦,干活还顶呱呱呢。”说到这些,老人很爽朗地笑了起来。

排头兵付出沉重代价

1958年4月20日,嵖岈山的土山、杨店、鲍庄、槐书等4个中心乡的27个高级社合并,成立了中国农业第一个集体农庄——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同年5月中旬,农庄正式改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陈丙寅为第一任公社党委书记,全国农业劳模钟清德为第一任社长。

嵖岈山人民公社的诞生,犹如一声炸雷,惊动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听到汇报后,亲临遂平,接见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第一任书记陈丙寅,向他详细询问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情况,问豆芽菜多少钱一斤,肉多少钱一斤,吃上了白面馍没有,陈丙寅都一一作答。这次接见对当地人鼓舞极大。随后,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办起了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等,社员们都端着公社的饭碗,吃上了全国第一个大食堂。

《三农扶持现状调查》 第2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