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第1/2页)
熏悟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日后,邺城天降大雪,冰冻三尺。 “元直,你要的东西我给你找来了!”石广元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推开院门,进门后又赶紧把门关上。 此时的张谦正在院子里铲雪,没办法,雪太大了,踩进去半个人都不见了,要是不铲掉了,之后化冰,张谦等人就无法出门了。 “广元,快进屋!”见到石韬,张谦高兴万分。待见到他怀里的事物,更是眼前一亮。 张谦让石韬去弄的是铜皮火锅,大冬天的不吃火锅简直是浪费生命。 菜品方面,张谦已经弄好了。 主要是牛肉,还有小份的牛肚和鹿肉。 蔬菜方面,有葵(冬苋菜),菘(白菜),冬瓜,萝卜,木耳。 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曹操送来的,尤其是蔬菜,只有大户人家的冰室下保存了一些。寻常老百姓冬天能有点酱菜提供点盐分就算不错的了。 真正让张谦费尽心思的不是菜品,反而是锅底和调料。 辣锅里面,辣椒是不用想了,取而代之的是胡椒,生姜,本来还有芥辣(芥末),但是张谦实在吃不惯,,就没把芥末放进锅底。 非辣锅里面,番茄也不用想了,只用猪骨,牛骨慢熬的大骨汤。 然后两锅再撒上点茱萸(红枣皮),看上去卖相还不错。 调料上,有盐,醋,豆酱,肉酱,芝麻碎,芝麻油,蒜泥,葱姜,香油。 石韬看着张谦兴致勃勃的摆放着碗碟器具,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何有人会对吃食这么有兴趣。 张谦其实也很无奈啊,和他生活的年代来说,这三国完全是个美食荒漠啊! 幸好他靠着冒充徐庶进入了三国的顶级阶层,要是穿越成一个屯田的农夫,他想他会疯的。 张谦将石韬带来的两个铜皮火锅清洗之后擦干水分,然后倒入锅底,又往火茼内加入木炭,从底下引燃,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水开了。 “元直,这莫非也是山上的吃法?”石韬问道。这些天,石韬属实跟着尝试了不少新吃法,绝大部分都能让他大快朵颐。再联想到从新野到邺城路途中吃的那种饼干,石韬有个想法,莫非黄石公在诸子百家中属于美食家? 其实,煮食在汉末并不少见,毕竟烹饪食物最开始的手段就是烤和煮。所谓的鼎就是不就是一个大火锅吗? 而且汉朝的钟鸣鼎食之家也研究出了一些新的食具,比如鐎(jiao,第一声)斗,一种三足,旁有持柄的器皿,既可以用来温酒,也可以拿来煮食。 真正让石韬觉得新鲜的,一是食具的形状,二是张谦提出的边吃边煮的方式,还有就是自行调配酱料。 锅底烧开后,张谦尝试了一下,又往里面加了点盐,待觉得合适了,张谦往里面加了点蔬菜,然后就去厢房喊来徐母。 “母亲,外面天寒,出来吃杯甜酒,暖暖身子!” 徐母打开房门,手里还拿着一件灰袍,“本想着下雪之前给你和广元一人缝制一件大氅,结果人老了,不中用了,到现在也没缝好。” 徐母把张谦拉进屋内,又对着他比划了几下,然后做上记号,“差不多正合适,等会再改改,晚上就能穿上了。” “多谢母亲,孩儿也不急着外出,晚点再弄不迟,也吃点东西去。”张谦接过徐母手中的衣服,将其放到一旁箱子上,随后就掺着徐母出门,走往正堂。 “母亲,坐这里。” 徐母进屋后,石韬也起身行礼。 “都是一家人,何必在乎这些虚礼。”徐母径直坐下,看着一桌子吃食,这让她有些瞠目结舌,未免也太奢侈了些。 “活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老了还能体会一把钟鸣鼎食,老身算是有口福了。”徐母笑着说道。 “母亲,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且放心吃吧!”张谦说道。 “不知这该如何个吃法?”徐母问道。 “母亲请看,这是两口煮锅,左边有辛味,右边是骨熬淡汤,想吃什么时,就把东西夹入锅中,烫熟后夹出,沾上自己调配好的蘸料,放入口中。”张谦一点一点指着介绍道,“还有,在锅中夹取菜品时一律使用公筷,放到自己碗中时再使用私筷,如此,既拉进饮食之人的距离,又达到了分餐的效果。” 汉末的时候,流行的是分餐制。当然,这是对于士大夫阶层来说的,普通人家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管什么分餐不分餐,就是张谦石韬徐母三人平时用餐,也不全采用分餐制。 张谦说完,又给徐母调配了蘸料,“母亲,这是芝麻油,加一点就香的很,这是豆酱,用来增香体味,还有这葱和姜,您平时吃饭爱吃这个,我给您都加上。然后,这是冬瓜和萝卜,您先垫垫肚子。”张谦给徐母夹得都是骨汤锅里的蔬菜。 “嘶哦~有点烫。”徐母一口咬下去,表示。 “母亲小心点。”张谦提醒道,随即又说道,“这火锅啊,吃的便是这口热气。广元,亲自动手,丰衣足食啊!” 张谦对着石韬指了指锅里,他自己也夹了点苋菜白菜放入碗碟,裹上蘸料,放入口中。 细嚼之后,张谦觉得还不错。 他给自己调配的蘸
《曹老板爱死我了番茄》 第24章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