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98页 (第1/2页)

浮生偷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那之后,他以后皇帝会逐渐对顾长生冷淡,但他毕竟不是皇帝,他根本猜不到皇帝的心思。在光明二年十月的时候,皇帝下诏公告天下:封顾长生为亮王,舆服皆与帝同,并与自己共治天下。 那时,他一边与同僚们一起感叹帝君的浓情厚爱,一边暗暗心惊:帝王心术,果然莫测高深…… 后来的日子里,亮王果然参与到政事中。那时,亮王既要处理军务,又要协理政事,常常是通宵不眠。即使明知道亮王最需要的就是长期静养,不得妄动神思,但他绝口不提,仍然依照皇帝的吩咐,费尽心思将亮王的命维系着,但绝不治愈。 在亮王参与内政的那些年里,他曾看到亮王清查赋税、惩治贪官污吏;也曾跟着亮王下江南,治理水道……亮王为这个国家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他永远只能看着,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 后来国家对外用兵,亮王因身体的关系,与皇帝商量后,索性扔了内政,只一心处理军务。 在亮王准备搬到春华轩时,皇帝不顾万乘之尊,亲自先行检查,嫌春华轩不够精良,皇帝竟拨出专款命人重建,直到确保春华轩冬暖夏凉后,皇帝才让亮王搬入其中。 宫人们都惊叹于皇帝的细心体贴,只有他,从骨子里觉得发寒…… 光明八年里的一天,亮王突然晕倒了,他为亮王做全身诊查时发现:亮王的心脉为七情所伤。若他所料不差,在这数年内亮王必定曾历大喜大悲,因而重创心脉,七情最易焚心销骨,加上这些年来为国事操劳,所以终成宿疾。若不能潜修养病,平心静气,只怕五年内就会病入膏肓。 他把检查结果向向来关注亮王病情的皇帝报告了。 “……五年吗?……”沉吟片刻,皇帝再次确认,“爱卿确定是五年?五年间都维持现状?” “是的,皇上,微臣黔驴技穷,无法治愈王爷,即使竭尽全力,也不过只能保王爷近五年时间……而且,并不能维持现状……” 皇帝没有再说话,若有所思的笑笑,挥挥手,让他退下了。 亮王在醒过来后,似乎也察觉了什么,表面上虽与平常无异,但他却发现,亮王在国事上愈发尽心尽力。看着亮王一天比一天消瘦,即使他是见惯生死的医者,仍难消心中酸涩…… 光明十年二月的时候,他跟着亮王来到了洛阳。那次出游,皇帝并没有随行。他以为只是亮王到洛阳静养,但他没有想到,皇帝最终还是来了。 亮王酷爱牡丹,常常一看就是半天。就在皇帝来的那天,他看到亮王静静立于牡丹前,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无法言述的悲怆。而后,皇帝出现了,于是亮王笑了,笑得复杂难辩,似伤感,似愉悦,甚至还像是带了些微的认命…… 一年后,与罗萨交战的天朝军队因为情报外泄遭遇惨败,主帅耿宗德重伤,二十万将士战死。 为了挽回败局,亮王下诏令驻守疆州的巴赤将军、驻守蒙州的霍凡将军出击罗萨,同时自己亲赴漠河指挥。而他,随着亮王一起奔赴前线,看到了名动天下的亮王在他人生最后一仗时,是如何挽回了败局。 那时,摆在亮王面前的现实是非常艰巨的: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残兵,鼓舞士气,击败眼前咄咄逼人的罗萨人,守住漠河。 面对如此窘迫的处境,亮王显示了惊人的魄力和统御能力,重新将指挥系统整理得井井有条。他四处奔走,他事必躬亲,他察看前线,慰问伤兵,奖励尽忠职守的士兵,呵斥不称职的军官…… 所有的人都惊讶的发现:当他们都已经睡下时,亮王帐中的灯仍然亮着;而当他们醒来时,亮王早已经起身开始处理公务了。 很快的,胜利的信念迅速充满了从将领到军士的每一个人心中,军队逐渐从上一次惨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再次焕发着活力,士气变得高昂,人们渴望着能建功立业。 战争,再次开始了…… 那些日子里,他一直陪在亮王身边,亮王为战局为天朝的将来殚精竭虑,而他,则为全力维持战争结束前亮王的健康而耗尽心神。 在光明十二年九月里,他目睹了罗萨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的破灭。在经过近二十天的纠缠厮杀后,天朝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当胜利的鼓点传遍军营时,站在垛楼上居高临下观注战局的他也不由目眩神迷: 夕阳,荒原。 血流成河,尸骨如山。 欢呼震天,铁骑纵横,步阵如铁,刀剑如山。 这波澜壮阔的一切,全是眼前这个男人创造的。 再联想到这个男人为天朝带来的一切,他的心中不由充满了对亮王的崇敬,同时,更充斥着掩不住的悲痛:这个男人,注定了只能是颗流星…… 接下来的日子里,亮王一直把自己关在房中,不眠不休的写着什么东西。龙行健很清楚,就是在那些日子里的劳累耗尽了亮王最后的心神,于是他终于油尽灯枯。 亮王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其实是醒少睡多。当亮王最后一次陷入昏迷中时,无意间他听到有

《(修真)长生传 小说》 第98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