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曾氏六合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帷钡淖橹�2斡胝飧鲎橹�娜嗣堑8褐伟埠托姓�裙ぷ鳎�康氖鞘股缁岚捕ā8鞯厍�某�式ü�急肝�被嶂Р亢罄锤拿��叭嗣裎�被帷薄�
但是,对于应该将新诞生的朝鲜建立成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朝鲜人因受美苏两国的不同影响而分歧很大。占领朝鲜南部的美军不承认人民委员会等朝鲜人自己成立的自治行政组织,希望朝鲜重新建立一个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新政权。相反,苏联认可人民委员会,同时支持成立共产党政权。于是朝鲜出现了持续的政治对立局面,期间还发生因南北之争而导致的济洲岛起义。
结果,在获得解放整三年后的1948年8月15日,在南朝鲜成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大韩民国,北朝鲜于9月成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最终没能建立统一政府,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这为日后朝鲜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 “冷战”
二战一结束,为争夺世界霸权,特别是各国在东亚的利益,美英和苏联长期潜伏的矛盾与斗争开始日益激化。
1946年3月5日,正在美国作私人访问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陪同下,来到杜鲁门家乡密苏里州富尔顿镇名不见经传的威斯敏斯特学院,作了一次题为“和平的中流砥柱”的演讲,这就是战后历史上著名的“富尔顿演说”。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标志着战时的盟友已成为彼此激烈竞争和对抗的对手。所谓“冷战”,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战争,却呈现出严重对立的紧张状态。
演说中,英国首相丘吉尔针对战后美苏之间出现的紧张局势,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恭维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拥有最大的力量”,“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建议“英语世界”和“英语民族的联合”,建立“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的特殊关系”。他随即又把话锋一转,声称:“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笼罩上了阴影”,“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的演讲实际上是呼吁美英建立###军事同盟,以对付以苏联为首的“铁幕”后的国家。丘吉尔的直言不讳说出了杜鲁门一直憋在心里,想说而又不敢说和不便说的话。
到了1947年,苏美之间的摩擦更为频繁,斗争更为激烈。美苏对立已发展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局面。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对国会提出的咨文中论述了美国的对外方针,认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就是创造各种条件,以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够促成一种不受强制行径支配的生活方式……”他攻击苏联和东欧国家是“极权政体”,要求世界人民在所谓“自由”和“极权”两种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这就是战后历史上著名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国政府把“遏制”苏联的“冷战”正式作为国策,吹响了东西方冷战的号角。
随着“冷战”局势的形成和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但是扩展到世界规模的冷战给东亚各国及国际关系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东亚仍持续地动荡不安。由于中国国民党政府日益衰败,美国要在亚洲保持军事力量,只有把日本抓在手中。于是战败国日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两大集团斗争的前沿地区。为了使日本能对共产主义“发挥防浪堤的作用”,在1947年底,美国开始重新估价日本的地位和作用,修订对日政策。
1.40年代,亚细亚(8)
二战刚结束时,为了消除苏联染指战后日本体制的威胁、抑制日本国内共产党势力的增长和渗透,美国对日本实行限制和削弱政策,强制性地改变了日本的战前体制,实行了“民主化”改革,以求达到永久控制的目的。但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强大,尤其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引起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仇视和恐慌。为阻止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展,美国迅速改变了对日政策,转向扶日###,并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款,这对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崛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50年元旦,麦克阿瑟在新年文告
《东条英机绞刑全过程》 第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