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部分 (第1/4页)

当当当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π裕�忧苛送骋还芾恚��诖酥�暗拿裰��狄丫�蟠蟮赝贫�嘶醣业墓惴菏褂茫�佣�碳ち耸谐【�玫姆⒄梗�撼酢案簧檀蠹种芰魈煜拢�灰字�锬�煌ǎ�闷渌��保�35]局面的形成,应该说与这种货币经济不无关系。当然,政府统一铸钱后,消除了民间滥铸之弊,使币制得以稳定。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云”[36]。这一数字是惊人的。

大量的货币在中国市场上流通,也刺激了官方及民间的国际贸易。正是在此时期,汉代铸币传到了域外。据考古研究,中亚出土的贵霜古币中,就颇有与汉朝通行的铜币相同之处[37]。而武帝时定下的铜币规格重量约4公分,恰与罗马银币单位Denarius的重量相仿[38]。这中间有何联系尚难确定。但从中亚大夏古国与希腊、罗马的密切关系,以及月氏入主大夏以后又与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交通这一点来看,恐未必完全是巧合。早在西汉前期,中亚的各古国就已有铸金元、银元的制度,而且其金银币的制作较中原各地更精巧,形式也更独特。如罽宾国“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幕为人面”[39]。但这种形式却并未因为交往的密切而传入中国。究其原委,大约可以归因于其发行量之有限。中亚古国币制外形多与希腊罗马同,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希腊人的长期统治,西方影响较浓厚;另一方面,这一地区与西亚、欧洲的各方面的交往比较密切,而发行这样的货币正是适应了罗马国家商品经济的需要。汉代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大,又自有传统的定制,不以金银为主要的货币(汉代贸易流通多用铜币,黄金仅为称量货币,且储存价值远大于流通价值,多用于赏赐、馈赠等)。在西域与中原的交往中,多以实物交易为主,所以西方金银币对中国并无多大吸引力。如此看来,武帝时期铜币与罗马银币之同重,若一定有什么联系的话,也是后者受前者的影响比较多些。此外,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当时西域之大宛等国对待汉使的态度是,“非出币帛不得食”,足见那里的人们对汉朝铜币甚为重视,其铸币之业受汉朝的影响,在所难免。

三、丝织业与丝绸社会功能的扩大

丝绸织造,是中国远古劳动人民的光辉创造,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它不仅仅在古代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代表,而且为丰富世界人民的生活,繁荣古代世界的经济贸易活动起到独特的作用。同时,它也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其他许多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恩格斯在论述人类早期的工业成就时,认为“特别重要的有两种,第一是织布机,第二是矿石冶炼和金属加工”[40]。上一节已经说过,中国汉代的冶炼铸造业的成就是世界领先的,而纺织业所达到的高度又远远超过了冶炼和铸造之业。中国丝绸织造技术的发明和完善,比恩格斯颂扬的欧洲的织布机的发明早得多。以丝绸为先导的中西交往,早在汉代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经济活动了。

我国古代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据比较慎重的看法,到汉代,我国丝绸织造史已达一千余年[41]。由于汉代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官营、私营纺织业这时皆已颇具规模。西汉未央宫设有东、西两织室,每年生产费用高达五千万钱[42]。这个直属中央的工场到东汉时仍有重要经济地位。

BOOK。▲虹桥▲书吧▲

第15节:第2章汉代社会对外开放的经济基础(5)

在民间,纺织业更是十分普及。西汉张安世拥有一私家作坊,其“夫人自纺织,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43],以至富比大将军霍光。《西京杂记》载,巨鹿陈宝光家出品散花绫,驰名全国,一匹值万钱,是高档的名牌产品。

汉代蜀地,不但盛产蜀布,而且“自造奇绵”[44],名噪天下。在成都设有锦官城[45],专管织锦生产,其地位与盐铁官齐。此外,汉代由于农业生产向西北地区扩大,那里的蚕桑丝织业也在迅速地发展。1971年呼和浩特发掘的汉壁画中便有女子采桑图[46]。河西走廊不仅是传播丝绸文明的通道,也是农桑茂盛、丝业发达的经济重地[47]。

由于政府对农桑的重视和民间丝织业的高度发展,汉初丝绸的产量和质量就已经比前代有了相当显著的提高。

丝帛是汉代政府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各地贡赋也以纺织品为多。《史记·平准书》载,仅在元封元年,武帝巡视南北,“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且仅一年间政府便在各地征收帛达五百余万匹,按全国人口平均

《中国与乌克兰最新关系》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