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击水三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晓以情,动以理,用民族思想彻底打动世人的心弦,赢得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不久,保川会、保浙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运动的步伐加快了,保国春风大有吹遍全国之势。然而,这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他们纠集各种反动势力来攻击保国会,歪曲变法,称康梁二人“保中国不保大清”,妄想成为中国的“民主教皇”,诬蔑维新人士的爱国情操。梁启超的政见为敌对者不容尚可理解,然爱国情操也被人污蔑,使梁启超愤怒异常,悲愤万分。在这国家危亡时刻,守旧派仍执迷不悟,为个人私利所沉迷,康梁深感痛心。封建顽固势力的疯狂阻挠,使得维新变法从一开始就承受着千斤重压。
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6月16日康有为被光绪召见,商谈维新变法事宜,并被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特许专折奏事。康有为多年的变法主张终于可以实现了。随后,废八股、发展农工商、整顿军队、变官制、建学堂、开议院等一道道奏折飞进了乾清宫,成为了光绪变法的研究资料。
7月10日,上谕命各州县改已有大小书院为中小学堂。
7月13日,上谕命三品以上京官及各省督抚学政迅速资送经济特科人才。
8月2日,上谕设矿务铁路总局于京师,部院司员及士民皆准上书言事。
8月26日,上谕责江督刘坤一、粤督谭锺麟不奉诏。
8月30日,上谕裁汰京内外冗官。京内有光禄寺、太常寺、大理寺等重要衙门,京外有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等。
9月5日,上谕革礼部六堂官职。
9月6日,擢用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军机章京。改革命令雪片般狂飞而下,中国大地耳目一新,重药急诊,中国社会的顽疾仿佛一夜间消失殆尽。
7月3日,梁启超得到光绪召见,赐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务,梁启超的变法终于等到合法地位。但是,梁并未得到重用,究其原因,竟是口音差池,光绪不悦,荒唐之极。梁启超意气风发,本以为终于可以一偿夙愿,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可却不得光绪重用,情绪低落,他想到了家乡。回想家乡美景,山水湖泊,林木苍郁,层峦叠翠,好久没能临会了,况且自己为国事奔波不止,妻女思念,也好久没有听起祖父吟诗,父母身体如何,全然不知,哪里尽到过一点孝道?可是,老师得到了光绪的重用,成为维新变法的实际指导人物,自己又怎能在这紧要关头抛下老师一人呢?
变科举,诏改取士制度,这应该是变法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6月21日,康有为觐见光绪,提出废科举,变取士旧制。然而,圣旨未下,大臣刚毅和多名大臣一起面见光绪,陈言枉改科举之事,万万不可行,千年沿袭的旧制,怎能说改就改?请求下书礼部以请群臣商议。光绪大怒:“如果下到礼部,你们必定反驳我吧。”刚毅又言:“废科举之事重大,运行已经数百年,不可随废。当初康熙圣祖停八股,改试策论,不得行,旋复旧制,一时国家文运昌明。请圣上深思。”光绪厉声道:“你想阻拦我不成?”刚毅随不敢言。大臣们即将散去,刚毅慎言:“这件事太过重大,请圣上向太后恭请懿旨。”光绪不悦,脸色突变,沉默不语,等会才答道:“应该如此。”随后便前往颐和园请求慈禧太后批准废除科举取士旧制。等到24日,慈禧太后才下懿旨同意改制变法。变法圣旨即下,康有为等欢呼雷动,颂曰:“去千年之弊政,非皇上之圣武,岂能若此之刚断乎。”
乡会试应用八股已改,而生童岁科试尚且未改,31日,康有为上书光绪请变生童岁科试亦为策论,当日圣旨即下。然而,八股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之唯一出路,废八股,无疑是让读书人失去了生存之本,断生活之粮,引起了士人们的强烈抗议,更有甚者,谴人行刺康梁二人。此时,守旧大臣亦纷纷上书,抗议变法,企图翻国是,复八股。康有为乃草折一份请杨深秀上之光绪,定新政之律,敢有请求翻改国是,复八股者给以重惩。诽谤变法的言论才渐渐减少。
新政严重侵害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强烈抵制。光绪下的每一道圣旨就如废纸一样,无人实行,同时光绪的一言一行都不得超越慈禧太后的框架。不久,由于礼部尚书怀塔布阻扰主事王照上书,光绪下令革除礼部六堂官职,引起顽固大臣的仇视。9月,军机大臣纷纷要求慈禧太后重新训政。
21日凌晨,光绪从中和殿批阅奏章出来,迎面荣禄带着一队卫兵和几个太监蜂拥而来,不容分辩,就将光绪捆绑起来,带到了中南海的瀛堂。随
《梁启超评价林徽因》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