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部分 (第1/4页)

博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勿负朕言。”赵云的忠贞是刘备所放心的,同时,赵云的武略蜀国无人匹敌,嘱咐赵云“看觑吾子”而不言“听丞相之言”,实际上是对孔明起一种监督作用。

可以看到,刘备这种征服人心的独特方式有三个步骤: 第一,深化感情,造成私人感情的浓烈气氛;第二,若无其事地提议对方去做伤害刘备的事情,这时候,实际上是把对方引入充当不义角色的精神境地,使对方良心触痛,内心不得安宁,形成情感反差;第三,由于对方情感反差的幅度过大,心理无法承受,为了解脱,对方就做出决不伤害刘备的保证。在三个步骤中,刘备只做前两步,重点安排第一步,第二步只轻轻一点,第三步由对方完成。

与这种征服人心的独特方式相类似的,是刘备在失败时善于安抚众将,消除部下的怨情,鼓动部下悲愤之士气。曹操与袁绍官渡、仓亭之战方结束时,刘备领数万人进攻曹操的许都,曹出奇兵击败刘备,刘备领残兵千人狼狈逃至汉江沿岸,聚饮间,刘备感叹说: “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第三十一回)诸将掩面而哭。刘备手下有第一流的将才,但却一再地打败仗,无以建功立业,他惟恐大家对他这个领导人产生怨恨情绪,离他而去,于是说了这番话。首先,他充分肯定了部下的才能,其次,他把失败的责任归及自己,甚至不提及客观原因,指出是他连累了大家,最后他让大家离开他去投“明主”,以达到获取功名的目的。使众将感动的是,领导人在失败后仍未看轻他们的才能,并且把责任全部承担,尤其是,领导人能在失败后的隐痛中仍然考虑众将建立功名之事。而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样的领导人还不是“明主”吗?这样的“明主”哪里去找?于是,众将为能跟随这样的明主而幸庆,为有这样的失败而不平,为自己的领导人受到这样的委屈而悲愤,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喷发于心,无法表达,大家掩面而哭,此时可谓众人一心,同仇敌忾。

如果认为刘备把失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实在是一种误会,因为刘备仅说到是自己“命窘”的缘故,责任并不在自己本身。实际上,在刘备的话中,众将没有责任,刘备没有责任——谁也没有责任。既然谁也没有责任,如何能让领导人独自蒙受委屈呢?于是大家哭了一阵后,关羽劝刘备道: “兄言差矣……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孔乾也上前劝说。至此,情况完全颠倒了过来,打了败仗后不是领导人安慰众将,反倒是众将安慰领导人,这正体现刘备领导方法的高超之处。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一部分》

城府有多深

刘备长于权谋又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含而不露,他的计谋常使人既意料不到,又不易识破,因而他被人们称之为“枭雄”。

刘备被曹操荐为豫州牧,屯小沛时,曹操曾兴兵进攻袁术,兵至豫州界上,刘备引兵来迎,二人在军营中相见后,刘备向曹操献上首级两颗,操惊问是何人首级,刘备答: “此韩暹、杨奉之首级也。”并告诉曹操: “吕布令二人权住沂都、琅邪两县,不意二人纵兵惊民,人人嗟怨。因此备……使关、张二弟杀之,尽降其众,今特来请罪。”(第十七回)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 刘备杀过许多人,为什么偏偏杀了韩暹、杨奉要献首级于曹操,表示请罪?第二,既然杀后请罪,大概总有不当杀之处,杀了不当杀的人,私下了结罢了,为什么一定要让曹操知道?原来这里大有文章。李傕、郭汜在朝廷作乱后,汉献帝一度落入杨奉、韩暹之手,曹操确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保驾来朝,杨、韩与曹有隙而出走,在曹移都许昌的途中,二人攻曹失败而投袁术,又因袁术轻之而投吕布,为虎作伥。这就是说,杨奉、韩暹过去是曹操的仇敌,目下又是吕布的爪牙,刘备杀了杨、韩,是为了剪除吕布的爪牙,献首级于曹操,是为了取媚于曹,并在吕布追究时得到曹的保护。但刘备献首级的真实目的实在不好说出,于是只说他们“纵兵惊民,人人嗟怨”,献首级是来“请罪”,曹操当即表示: “君为国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并给刘备以厚奖。这样,刘备不多言语,恰到好处地达到了自己的多重目的。

刘备投靠曹操时,操一时兴起,曾邀刘备煮青梅酒以论当世英雄,当操一再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时,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这里,刘备没有说出三个人,一是马腾;二是刘备;三是曹操。按说,马腾与韩遂

《三国 风云》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