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大朝会之改税制(下) (第1/3页)
孤不是玄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咳咳”
皇极殿,站在正中央的户部尚书龚彝,重重的咳嗽两声,清了清嗓门。
表情肃穆,目光坚毅,一脸的郑重,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
“诸位同僚,各位将军们”
“羊毛出在羊身上”
“天底下的赋税,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大家都懂的,天下的财赋,都是出在田主和农户身上”
“更何况,满清占有更多的产粮区,他们的粮价低,折银也更低”
“所以说,他们的田赋,折算在田亩上的话”
“至少也是均亩2斗以上的田赋,绝不是邬御史所说的税制”
“众所周知,我朝早就取消了辽响,练饷和剿饷,盐税也不重”
“而满清鞑子,恰恰是相反”
“三饷继续征收,还有湖广的洪饷,盐税都翻10倍了”
这个老会计,哔哩吧啦的,说了一大堆,就是解释税制的问题。
没办法,他可是户部尚书啊,搞不定税收问题,朱皇帝可是会杀人的。
满满的求生欲,眼看着大明朝廷,日益强盛,龚彝也想干下去,名垂千古啊。
经过他精心的计算,反复的考量,最后才得出两成的税制。
这里面的两成,也就是营庄制的两成,亩产一石,纳税两斗的意思。
等同于满清,从耕地上收取的田赋,地丁银,三饷的合计。
“哦”
龙座上的朱皇帝,手里捏着小本子,脸色终于缓和了不少,露出深以为然的样子。
两世为人,他活了60年了,当然知道原有的4成,确实是苛政。
所以说,本质上,朱皇帝也是认同减税,否则也是大西军的下场,众叛亲离。
刚才,下面在争吵的时候,朱皇帝通过龚彝的小本子,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
今年的财政收入,主力是云南、广西和上缅甸。
其他的地方,少的可怜啊,湖广、广东、四川和贵州,都太少了,几十万两而已。
特别是广东,万历年间的田亩数字,就有2500多万亩啊。
湖广省,天下的粮仓,也有接近4000万亩的良田。
还有上缅甸,也是上千万的数字,后面的清查,潜力非常大的。
至于四川省,可耕种的良田,确实是不少,但荒芜的太多,人丁也是个大问题。
“两斗,也就是两成咯”
“营庄制,朝廷收两成,农户留五成,田主收三成”
“呵呵”
“邬御史,黔国公,张尚书,扶侍郎”
“你们也是行家了,说说看,这个数字怎么样?”
没错,这一下子,就轮到朱皇帝,对朝臣们敲打施压了。
刚才,一大堆重臣,都吵着要减税,那就给个意见吧,两成怎么样?
没错,深思熟虑后,朱皇帝也打算降税了,采用最新的253营庄制。
朝廷减税两成,原有的四成,变成两成,直接减半。
农户的收入,要增长一成,原有的四成,变成以后的五成。
地主的收入,也会增长一成,原有的两成,变成以后的三成。
当然了,将来,这个税制,还是要继续改革的,得找合适的机会。
营庄制,确实是有点超前了,有点不合时宜,至少也要等天下安定以后。
“咚咚咚”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陛下仁德”
“万民之福”
“陛下,仁政啊”
“陛下,仁慈啊”
、、、
站在左侧的张佐宸,扶纲,程源,杨昌彦,邬昌期,还有右侧的沐天波等人,纷纷站出来。
跪地磕头,又是蹦蹦响,磕头如捣蒜,山呼大明皇帝圣明,仁慈,仁德。
这帮地主阶级代表,都是一群老狐狸,怎么会听不懂人话呢。
没错,别看朱皇帝,是一副商量的口气。
实际上,这已经是朱皇帝的底线了,再争论下去,就得挨刀子了。
要知道,这样的税收一改,朝廷的营收,可能就得减半了啊。
更何况,这确实是仁政了,农户留五成,等同于以前的地主收租。
当然了,亏损的人,还是地主阶级,因为上缴了两成,只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小说》 第731章 大朝会之改税制(下)(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