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41章 蓝星“抗寒救灾”行动 (第1/2页)

金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美瑞卡的“抗寒救灾”行动圆满成果。

接下来,“抗寒救灾国际民兵团”在蓝星其他国家建立天煜分基地的步伐明显加快,他们汲取了在美瑞卡建立天煜分基地的成功经验,更加高效地推进这一全球性的“救援与重建计划”。

在蓝星的其他国家,陈煜和他的“抗寒救灾国际民兵团”采取了与美瑞卡相似的策略,但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的调整。

他们首先选择拥有丰富资源和潜在发展潜力的国家作为优先目标。

通过展示实力、提供援助和建立信任,逐步赢得当地民众的支持。

而当地的豪绅见有利可图,便归顺于“抗寒救灾国际民兵团”,并且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主动带人向周边扩张,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些归顺的豪绅不仅为“抗寒救灾国际民兵团”提供了重要的地方资源和情报,还成为了天煜分基地在当地的开拓者、代理人,以及各个工厂的股东,帮助基地及工厂的管理和运营。

距离陈煜等人第一次开辟海外天煜分基地已经过去了9个月,在极寒天灾降临的地2年零3个月,天煜分基地已经遍布蓝星主要国家和地区。

各个海外分基地生产的出来的纺织品、初级工业产品等被一艘艘货运飞艇运回大夏,而从大夏各基地生产出来的从大夏各基地生产出来的精密机械零件、高科技电子产品以及高端制造品等,同样通过一艘艘先进的货运飞艇,运往各海外分基地。

形成了一个高效、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各个海外分基地作为资源与初级加工的中心,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原材料转化为纺织品和基本的工业制品。

而大夏的各个分基地,则是技术创新与高端制造的摇篮。

这里汇聚了蓝星最前沿的科技力量和顶尖的研发团队,专注于未来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从人工智能芯片到量子通信技术,从新能源解决方案到生物科技突破,大夏的分基地不断推动着科技边界的拓展,引领着全球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带领人类仅剩的幸存者们战胜这场史无前例的极寒天灾。

至于剩下比较落后的地区,比如大黑州大部分地区,由于其本就地广人稀,而且需要民兵团“抢救性保护”的资源并不多。

因此,陈煜直接放弃了对那些地区的“抗寒救灾”工作。

至少,他自己是不打算亲自带人过去了,待得日后各海外分基地发展起来了,再让其他人去搞吧。

至于一些极度搞神权化统治的国家和地区,陈煜在尝试建立第一个分基地的时候就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这些地区的民众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对外来力量持有高度的戒备和敌意,使得“抗寒救灾国际民兵团”的援助工作难以开展。

他们为其分发救援物资,人家拿得倒是开心,但是根本就不领他们的情,甚至有人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对神灵的亵渎,对民兵团成员进行攻击和驱赶。

面对这样的困境,陈煜并没有选择跟他们胶着下去,他深知在这样的地区,强行推进只会适得其反。

即便他花费大力气在这些地区建立了天煜分基地,怕是很快也会被当地的宗教势力或民众推翻,无法稳定地发挥作用。

好在,这些地区需要他“抢救性保护”的科技资源也不多,加之地区因素,这里的食物资源也匮乏,活下来的幸存者少得可怜。

这些地区唯一能够让陈煜看上的,也就只有地下资源了。

于是,陈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对这些地区的暴民直接来了个物理清理。

…………

这天,是“抗寒救灾国际民兵团”凯旋回总部的日子。

大夏中阳市,天煜基地总部。

上午10点,800万基地基民早已聚集在基地的各个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而庄重。

天煜基地总部,从和李修柏等人分家之时的21万基民,到如今发展到800万人口,仅仅只用了不到两年。

这些新的基民,其中一大半来自于大夏各分基地的顶尖科研人员及其家属、表现优异的分基地基民,以及各分基地主要高层领导的家属。

剩下的,则是来自于各个海外分基地的顶尖科研人员及家眷以及各海外分基地领导层的家属家眷。

他们的到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天煜基地的人口结构,也为基地

《极度深寒我的世界》 第541章 蓝星“抗寒救灾”行动(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