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随便看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诜郁闷的要吐血,可这是他自己表现谦让的。哭都没地方哭。
台上的几名高官原本看到这里吵闹,有点坐卧不安,突然间他们表演起温良敦睦,像两名谦谦君子一样亲热的拉着手,让政事堂地高官禁不住微微点头,表示赞赏。
“周礼可行乎?”吕大防开口问文彦博。
文彦博点点头:“或可!然,唐锦之事,首在必行!此事与我朝有益。想必推行起来,朝议不会反对——我等就先从这儿着手。射仪吗?也不知它能否平息纠纷,且做个娱乐,让门生们学起来……”
其他人商量的时候,章眯起眼睛。笑的很冷淡。
“温良敦睦”对章不管用。他是枢密使,青唐之乱是在他主持枢密院(国防部)时爆发的。战乱爆发后。他担心别人议论,便发布了《告密令》,要求百姓揭发“诽谤青唐之乱”的人。
前不久,有个百姓在茶楼里议论起,被人揭发。章将之逮捕下狱。此事引起很大的反响,无数人认为议论者罪不该死,连小皇帝都替那人求情,但章接到皇帝的求情后,立刻下令处死议论者……
章不需要“温良敦睦”,他只是在琢磨——唐锦织造可是件大有利润的事,自己怎样才能插一脚?
三国客人的表演进入尾声,等他们退下后,进入了通常文人聚会的例行时间。政事堂地官员们招呼自己的弟子门生上前,一边闲聊着刚才见到的景象,一边享受着赵兴送上来的“冷餐”。同时,弟子们就刚才的情形吟诗作对,做一篇美词华章歌颂之。偶有觉得看不够的,再叫上表演者上场,就近来一次贴身演出……
跟兰亭集会一样,这场聚会的后半段类似一场现代冷餐会。汴梁城六大名楼的厨子都被赵兴召集而来施展身手,因为刚才韩日两国使节呈现地食物中有“脍炙”,所以冷餐里临时添加了烧烤项目——就是现代称之为“韩式烧烤”的东西。
六大名楼的厨师呈送的有很多外国菜,很多菜当时还没有传入中国。但政事堂,或者说西园在场的人都提前品尝到了。这些政事堂地官员们多数肩负着师长地责任,他们一边享用着冷餐,或者弟子呈送的“韩式烧烤”,一边就刚才所观赏地节目,引经据典的考证着出处,向弟子们讲解那些礼节的应用。
由于赵兴是半个主人,也是这场集会的总导演,各位老师,也就是政事堂的官员不停的叫他过去咨询,并询问那些菜肴与菜式的出处。在他的穿针引线下,这一刻,蜀党洛党官员倒是奇妙的放下了政见,其乐融融的凑在一起,享受着汴梁城立夏的冰封。
文彦博询问完赵兴后,宽厚的望着赵兴,说:“我听说离人新授密州团练判官,这个官职倒是有点委屈离人了,不过到地方去,积累一些经验,了解一下地方吏治,也算是朝廷养士之
苏轼在一旁笑着补充:“是呀。我也这样认为。”
赵兴看了看苏轼,冲文彦博一拱手:“文相公,我听说当初朝堂争议地时候,你曾劝王相公(王安石)说: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应当广泛听取意见……我此时说这话,不是在议论朝政,而是特特向文相公表达敬仰之情。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庶民百姓不能采取煎熬的做法。文相公此语正道出了一派君子风度——广泛听取议见,求同存异。矫枉取正,才是治国正道。
我曾去过西洋。西洋有位哲人说:反对派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的警醒,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认为自己的意志永远正确的……“
赵兴这番话说的冒失,他官小位卑,朝政大事本不该由他这样级别的官员插嘴,他说话的那功夫。章地脸色阴的都能拧出水来,他屡次想插嘴责斥,但文彦博是谁,他是君子政治地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没有责怪赵兴的冒失,反而默念着赵兴最后面的那句话。
“反对派的存在……西洋竟也有哲人?说出如此有哲理的话?”
赵兴笑了笑,解释说:“是呀,我初到西洋时也感到惊讶。那些西洋人目无余子,但相较大宋来说,他们也有很多经典的学问——比如物理学、化学、微积分学、三角函数、植物学、动物学、力学……等等。就连他们的吃客也认为,做菜手段中他们除了酱油之外,也什么都有,包括我们没有地香料……”
“噢”,赵兴这一说话让政事堂几位官员悚然动容,他们齐齐问:“那些是什么学问?”
赵兴详细的解释一番后,又指指刚才表演的场地,拱手向吕大防致敬。说:“吕相公,学识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实时更新,不停前进。
《宋时明月值得看吗》 第8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