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64页 (第1/2页)

一枚铜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初担心在冀州起兵时,遭朝廷大军碾压,于是派了慕师爷去劝那在京师与冀州之间裕安府的藩王祁王造反。慕师爷成功劝服祁王,便一直留在那边,一来做探子,二来监视祁王举动。祁王气盛,除了永王,那祁王就是第二大反王,拥兵五十余万,也是朝廷不可小觑的人。永王一度觉得,厉太师真的落败的话,那对他最有威胁的,就是祁王,“祁王早已视我为对手,如何会帮我退敌?”谢崇华方才已在想此事,思前想后,说道,“唇亡齿寒,祁王不愚笨,定会明白。一旦朝廷剿灭我们,那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我们百万大军尚不能抗衡,他五十万大军也不过是乌合之众了。”许广说道,“他这四个月来,趁我们将朝廷大军拖住,一直在壮大军队,发的是我们的财。”孙韬也说道,“祁王强大对我们来说也是威胁,但谢参军说得对,唇亡齿寒,如果真派了说客去,他应当也会调兵前来。而且我们再拖延下去,我们军心要乱,祁王更要继续趁机壮大实力,倒不如这两日就从渡口乘船过去,劝他出兵营救。”如果他们两军交汇,一起对抗朝廷,前后发兵,怕是朝廷也要惊慌了。永王说道,“派何人去做使臣?”许广说道,“末将去吧。”谢崇华拦了他,“我去最为合适。”许广笑看他,“你一家老小那么多人,儿女又都还小,我不过是孤家寡人,你哪里比我合适?倒不如说自诩口才比我好,比我机智好了。”话里并没恶意,谢崇华也知道。谁愿意将机智用在生死未卜的前路上,不过是不愿他去罢了。他默然片刻,说道,“许参军不是孤家寡人。”许家虽然已入厉太师阵营,许广不齿,可每次来谢家见他们一家和睦时眼底的隐隐羡慕,谢崇华全看在眼里。许广眉头微挑,他几乎已经有四年没回过京师,见家人。说不想念是假,但要他回去,他也绝不会回头。永王语气也略低,不愿让他听来话里带了刺,“祁王正是敏感之际,许参军到底是姓许,贸然前去,只怕祁王不会信你,反倒容易让他误以为你是厉太师所派。”许广轻点了头,“好。”商定了人,永王又择几名猛将护送谢崇华,明日凌晨就从渡口出发,前往裕安府,劝服祁王联手对抗朝廷。谢崇华从军营出来,许广和他一起回去,迎着落日余晖,悠悠道,“我看你如何跟嫂子交代。”谢崇华叹道,“大概要跪搓板了。”“……”要是只是跪搓板就能让她安心,他也不介意多跪几个。可惜并不能,又要让她担心了。谢崇华想这乱战快些结束,那就唯有尽快说服祁王。许广不能去,只有他最合适了。他不去,万一将这事说糊了,那更是将全军陷入险境中,那又谈何全家安稳?到了家,不见孩子在院子里玩,不似往日,便问家丁。家丁答道,“徐二夫人腹痛,都去那边了。”一听姐姐有事,谢崇华急忙往那边过去。姐姐许是从年幼开始就受了许多苦,在常家虽然吃的好了,但心底苦,总不见她笑颜,将身子里外都养差了。如今好不容易好转,又怀上孩子,她却孕吐厉害,瘦得过于厉害了。到了姐姐房门前,那窄小廊道上坐了一列的孩子,全然没有平日的吵闹,安静得很。嫣然先看见了父亲,立刻跑去抱住他,“爹爹。”几个孩子像是看见了可以倚靠的人,也跑到他跟前。常青脸色苍白,最晚走到他面前。小脸面无血色,眼睛微带赤红,看得谢崇华不忍,弯身将她抱起,“莫哭,你娘不会有事的。”常青鼻子一酸,仍是强忍了泪,“舅舅,我还能看见弟弟吗?”谢崇华听得也是心酸,笑着安抚,“肯定能的。”斐然低声,“可是刚才大夫说……”酒婆忙将他的嘴捂住。谢崇华心一沉,还是笑笑,“没事的,不要担心。”常青趴在舅舅的肩头上,紧抓他的衣裳,“他呢?”她知道娘亲这个时候一定很想看见那人,要是那时她在渡口告诉他娘亲有孕了,怀了弟弟,那他就不会走了吧。有他在身边时,娘亲多高兴。说不定也不会总这样吐了,吃什么吐什么。都怪她,没有跟他说。谢崇华知道她说的是陆五哥,“很快就回来了。”“舅舅骗人。”常青越发自责,哽咽,“舅舅喊他回来好不好?你告诉他我不讨厌他了,让他回来陪我娘。我也不讨厌弟弟了,我会好好带他玩的,就像阿芷姑姑对我那样好。”商船才离开一个月,与约定的两个月还差那么久,谢崇华无法答应她,就怕她信了,却等得更是辛苦。几个孩子见从来都不哭鼻子的人都哭了,更以为姑姑要死了,都哭了起来,万分难过。齐妙在里面听见外头哭声大作,忙推门去瞧,却见丈夫哄得焦头烂额,半点法子也没,“姑姑在里头休息呢,你们哭得这么伤心,是要姑姑一起跟着伤心么?”嫣然哽咽道,“我们的弟弟没了吗?”齐妙苦笑,“好得很,谁说要没的?”“大夫呀。”“大夫说什么了?”“他说……”嫣

《锦绣路桶装水》 第164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