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二十一章 建府 (第1/2页)

小一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恭喜爷爷,你又得了一大片产粮地。”

“哪里呢,我怎么就不知道呢?”朱瞻基是午饭后去找朱棣的,这个时候人容易犯困,迷迷糊糊的。

“爷爷,你真是糊涂了,就是金州啊,以前蒙古,辽国主要都在这里种粮食,后来打仗了,人都跑光了,但是还有几万倾的良田搬不走呀,还留着呢!”

“这地儿不是刚打完仗吗,还有那么多良田?”金州有那么多良田,他以前从来就没有听人说过。

“正因为打仗才安全,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勺子,易守难攻,朝廷的军队就是在勺子柄这里,所以安全得很,这里常年风调雨顺,没有灾害,从天津通过船只到达哪里也安全得很,就像洗澡堂子一样,南面来的台风,到了这里都消失了。

乘船也方便,从天津出发,只要一天一夜就到了。这是老天赐给您的一块宝地呀,这里的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收获的粮食很容易就能送往北京,这里的海底水浅,周围都是湾,浙江可比不了这边。”

“真有那么好?”

“真的不能再真,这里雨水很足,一般都是白天是晴天,晚上下雨,夏天一点也不热,冬天也没有北京冷,而且哪里还是原来鞑子们产盐的地方。

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粮仓给拿下来,丢个几万人都是小事,以后人口自然就增多了,赋税自然也多了,打仗不就要靠人跟粮食吗,你说的对不对,爷爷?”

现在连开平卫都设置了马场了,总体形势比以前好多了,没有人口,边墙都没有什么用处,只能作为一个农牧分界线。

“我觉得朝廷应该加大力度,把这里发展起来,唐朝的时候,都在这里设了安东都护府呢!最好是设置州府衙门,多派军队屯田,老百姓反而觉得更安全了。”

“这个主意不错!”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好,他就什么都好,关键朱棣觉得朱瞻基有进取心。

“我想跟你推荐一个人呢,就是宛平的县丞曾敏学。”

“还有人愿意往那地方跑。”

“总会有一些忠心耿耿为朝廷办事的能人的。我觉得我那个三个千人卫也不错,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都能枪会棒,指哪打哪,留在京城里太可惜了,还得让他们上上战场。”

“好爷爷就答应你这一次,全权由你来负责,每年你不给我上万石粮食,我拿你是问。”

“爷爷,你也太小瞧我了吧,你就看好了,走着瞧!”朱瞻基得意洋洋。

“看把你能耐的,我叫张本来帮你。”

朱瞻基找张本要船只,要粮食,要移民,两个字“没有”,把他给气的不行。

好在刘荣的部下带了几只船,一问之下,得知辽东那边还有十几船,这下船只有了,再搜罗北京周边城市的囚犯,一千多人,加上一个千人卫,再在皇庄这边抽调精干人员,凑足了三千人,粮食就皇庄里先出,到时候再还回来。

分批次一点点送,一船先装粮食和少量人员,官员就派排名靠后的那十个“富二代”,曾敏学是知府,连官印还热乎着呢,医生派五个,鸡鸭鹅带一批,种粮食来不急了,把红薯苗移走一半过去,大豆还可以播种。

多备农具和渔网,到时候用鱼干换粮食也可以的,回程可以收一些药材,皮毛之类的。

朱瞻基又让曾敏学过去选择合适地点晒盐,运往辽东地区销售应该可以。

朱瞻基的老底都被陶光了,十万贯的钞钱也都花没了。不过他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土地不知道利用呢?就是放马牛都可以呀,满脑子疑惑。后来才得知,人太少了,这么大地方,光安排岗哨都缺,那里还能干别的呀!

忙前忙后,忙了三个月,总算是把人员物质给送过去了,大部门都安排在旅顺口,这里的可耕土地面积很少,大部分都是山地,地势险要。着名的旅顺日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光俄国俘虏就抓了好几万,对于日本,朱瞻基目前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唯一的好处就是日本人口比较多,大概有一千多万,相对于大明的四分之一。

这一天,朱棣又把他训斥一通。

“你已经长大了,玉不琢不成器,你说你不读书你干什么?自古帝皇,莫不是以读书明理为本。没有不读书明理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习一刻也不能停,不能懈怠,他日必有可用之处。要想社稷永保安平,天下皆蒙福泽,还要多用功才行。”

麻麻的批,又是谁在打小报告。

十二月分曾敏学回来了,带回了大量的皮毛,药材,还有风干

《重生之明朝崛起》 第二十一章 建府(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