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统一事权 (第1/2页)
戍边铭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的除夕到了。
这一年新年是李征过的最踏实的一年,因为他终于完成了在潞州统一事权的工作。
在一个月的忙碌下,韩店、长子、屯留三地的开荒都完成的很不错,各地的护田队,治安队也纷纷成立。
这也让李征手下的近千人一下子缩水了小半,毕竟每地的护田队都是五百人上下的规模,每一个走马上任的家伙都会带上一队数十人的官兵当作骨架,好快速的形成组织力。
而且以老带新,也能更快的形成战斗力。
壶关靠拢的时间有些晚,虽然赵海相比徐勇,与自己的情分更足一些。但赵海却是比徐勇头脑要好上许多。
靠着自己支援的那些钱粮,他连消带打,已经基本掌握了壶关的大局。相比于完全招架不来的徐勇,赵海明显更有当土皇帝的本事。
不过无论赵海如何挣扎,却是挡不住李征已经开始的渗透。尤其是他用匠户换李征钱粮这个空子,一下子让他的努力消失了大半。
看着原本过的最凄惨的匠户们,如今个个虽然还达不到每日荤腥不断,但顿顿已经可以吃饱了。
而且最令人羡慕的是,匠户的粮饷发放的还十分的准时,靠着粮饷养活家小已经不成问题了。甚至一些大匠,还有结余的钱财,可以给家小购置一些新布做衣服了!
最直观的风向便是,原本无人肯嫁女过去的匠户,如今也一下子吃香起来。许多人都开始将女儿嫁到匠户处,只为时不时能够来打一下秋风,为一家老小混上一顿饱饭。
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看着原本还不如自己的匠户,在搭上李将军这条线后立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还很佛性的军户们都坐不住了。
这数月来,壶关军户的怨恨就一直居高不下,只是因为潞州府各地都不太平,才没有出现众多逃亡的人。
但眼下韩店处已经和李征合流的刺激下,众多的军户顿时发现自己有了选择,从十多天前,许多军户不顾寒冬腊月寒风刺骨的困境,纷纷加入逃亡的队伍之中。
赵海也曾几番派人拦截,却是效果不佳。许多派出的人,出去了就没有再回来,甚至就连他费力收来的家丁,都开始有人动摇。
毕竟赵海只是让他的家丁吃饱,就已经花尽了心力,想要让他们如同匠户营那边,隔三岔五就有荤腥,那简直就是要了他的老命。
眼见局势越来越不稳,无可奈何之下,赵海也只能召集麾下商量对策。
说是商量对策,实际上也只能说是问问下面的人对于投靠李征,到底有没有人有意见。
出乎他的意料,下面的人对于投靠李征完全没有抵触心理。
这些人可不是下面的军户,对于韩店之事已经打探的明明白白。
李征收编他们的条件可是极为优厚,尤其对于现在的壶关更是如此。
毕竟召集壶关的军户已经逃的十去四五,他们空有大量的田地,却是无人可以耕种。这些田地若是无人耕种,没有产出,那与荒地又有什么区别?
在这个灾年中,流民遍地的情况之下,居然会出现人力不足的局面,委实是一件可笑之事。
但这事却是的确发生了,而且不仅仅是本地的军户,就算是新来的流民,前几天还算听话,但一打听到潞州府内的事情之后,逃亡便不可避免。
他们试过很多办法留下这些人,但只要一日他们不忍痛割出大量的肉安定人心,拿不出和李征同等的财物安定人心,这种局面就是无解的。
有人看管时,流民们还能被约束,但一旦离开监视的人的视线,大量的逃亡就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人能够确定这逃亡何时难能终止。这似乎完全取决于李征那边的田地数量,但他们又绝望的想起,李征这一次征战长子,屯留,似乎得到了大量的田地,这会儿应该是来者不拒的。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满足他的胃口,没有一人能够保证,但田地一荒就是一年,谁也不愿意受这个损失。
那此时接受李征的收编便是最好的办法了,至少这是保证他们利益的最好办法。
看到一致同意接受李征整编的手下们,赵海却是沉默了。
不同于徐勇那个夯货,赵海却是看的出来李征的意图。更清楚的明白,一旦李征这个护田队成立并且站稳脚,就会完全将他架空。
这并非是耸人听闻,毕竟长子等三地传来的情报都显示,李征征召的所谓护田队,可是五日一
《鼎明教育》 第七十六章 统一事权(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