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9部分 (第1/4页)

大刀阔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松赞干布退兵后,派大论(国相)禄东赞为使者,入唐谢罪。禄东赞性情明达严正,行兵有法,在吐蕃威望很高,是松赞干布最得力的臂膀。他带着嵌有朱砂宝石的金甲作为礼物献给李世民,再次表示求婚的诚意。李世民考虑到吐蕃是西陲的强国,没有计较松赞干布之前的侵犯,并答应考虑通婚的请求。

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松赞干布再次派遣相国禄东赞到长安,向李世民献黄金五千两,以及数百件珍宝做聘礼,请尚公主。李世民终于答应以宗室女子文成公主(一说是江夏王李道宗亲女)出嫁吐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盛唐130年…文成公主2

贞观十五年(641年)初,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一路车辚辚,马萧萧。到达青海吐谷浑境内时,文成公主一行受到了诺曷钵可汗和弘化公主的热烈欢迎,在此停留了一个月。之后,直到松赞干布死,吐蕃未再与吐谷浑兵刃相见。

松赞干布亲自带人马来到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娴静文雅的仪表和学识风度令松赞干布大为倾倒,他穿上唐王朝的衣冠,以女婿之礼见李道宗,欢天喜地地说:“我祖父未有通婚大国者,我今得尚大唐公主,当筑一城,以夸示后世。”然后与文成公主同返逻娑。

松赞干布后来果然守诺,特地按照唐朝的样式,为文成公主建筑了城郭和宫室,这就是著名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成为李世民民族政策成功的最活生生的实证。

正是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入藏带动了藏地佛教的发展。唐朝佛教盛行时,藏地无佛,而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均是虔诚的佛教徒,入藏时携带了大量的佛像、经典、法器、僧侣等,并决意建寺弘佛。文成公主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协助墀尊公主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又称为“公主柳”。大殿正中供奉着的释迦牟尼像,正是墀尊公主从泥婆罗国带来的。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里面供奉的释迦牟尼像则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

据说后来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盛传唐朝要派兵入藏,迎回文成公主所带入藏的佛像,于是吐蕃将佛像从小昭寺移到大昭寺明鉴南门藏佛洞暗室中,用泥封门,门上绘一文殊像,因汉地为文殊化地,汉皇帝为文殊之化身,故唐兵不敢毁坏文殊像。一直到六十年后,唐中宗养女金城公主出嫁吐蕃,提到当年文成公主带入藏地的佛像,吐蕃才将佛像从密室中迎出,供奉在大昭寺中央。墀尊公主带来的佛像则被迎到小昭寺供养。

无论如何,自从两位公主入藏后,佛教开始慢慢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逻娑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唐装,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仿效唐王朝建立了严格的等级服饰制度。直到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仍然戴着源自唐代进士的金翅白纱帽。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唐朝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如天文、算术、纺织、农牧、医药、星相、历法、建筑等,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的文化进程。自此,唐与吐蕃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友好关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李治任命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进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听说李世民去世,立即派人送信给李治,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赴国除讨。”并要求唐朝廷刻自己的石像,列于唐太宗昭陵玄阙下。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世民病逝后整整一年,松赞干布病死。因其嫡子早死,立其孙芒松芒赞为赞普。芒松芒赞幼弱,政事皆决于大论禄东赞。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并未要求回到唐朝,而是继续留在吐蕃生活。据说她经常到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于山顶东望长安,思乡之情昭然若现。她心中并非不思归故过,只是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非常可惜的是,自松赞干布去世,吐蕃的政权一直把握在禄东赞及其家族手中。文成公主虽然备受尊重,可也无力左右吐蕃政治,面临许多无奈的时刻。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击败西突厥和高丽,大力经营西域,力图完成唐太宗的遗志。就当唐军逐渐取得了对西突厥和高丽的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在禄东赞的主持下国势日强。由于生产力水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 第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