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8部分 (第1/4页)

开盖有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胡风在几个月前送交中央的“三十万言书”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建议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交《文艺报》发表,进行公开讨论。胡风闻讯,即找周扬谈话,表示承认错误,说他是以小资产阶级观点来代替无产阶级观点,思想方法片面,并有个人英雄主义,以致发展到与党所领导的文艺事业对抗。胡风再三询问周扬对他现在这个认识及对他为人的看法。周扬对他说,对自己的错误思想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好的,但认识和批判自己的错误并不是很容易的,是要经过痛苦的过程的,他应当准备听取别人对他更多的批评。

至于为人,各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但做人总以光明磊落为好,不要存阴暗心理。胡风最后向周扬提出,希望不要发表他的意见书,如一定要发表,他希望在卷首附一个声明。周扬立即于1月15日就此问题写信请示###部长陆定一并转毛主席。周、陆都认为胡风的声明内容不具体,不宜登载。毛泽东当日在周扬的信上批示:“(一)这样的声明不能登载;(二)应对胡风的资产阶级唯心论、反党反人民的文艺思想进行彻底的批判,不能让他逃到‘小资产阶级观点’里躲藏起来。”毛主席的这一批示批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并经他们圈阅。(林默涵:《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史海阳、王启和编:《文坛公案:秘闻与实录》第259页) 1月21日,###向中央报送了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报告。

林默涵回忆说:“记得毛主席还找陆定一、周扬和我3人到他的办公室当面汇报关于批判胡风的计划,毛主席同意。临走时,毛主席站起来送我们,周扬对他说:雪峰同志因《文艺报》的错误受了批评,心里很痛苦。毛主席说:‘我就是要他痛苦!’他的意思是要痛才会改。”(同上,第260页)周扬显然是在借机为冯雪峰说情,不过他的目的看来没有完全达到。

1月26日中央批转了###的这个报告,指出:“胡风的文艺思想,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错误思想,他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在长时期内进行着反党反人民的斗争,对一部分作家和读者发生欺骗作用,因此必须加以彻底批判。各级党委必须重视这一思想斗争,把它作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一个重要斗争来看待。

把它作为在党内党外宣传唯物论反对唯心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同上,第261页)

这样,胡风的问题就定性了,不只是唯心论的错误,而且是“反党反人民”,从思想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本来是批判《文艺报》投降资产阶级权威、压制新生力量,又横叉出一个规模更大的政治批判运动,一场全国性的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运动骤然开展起来了。

事情并未到此止步,还在继续向前发展。一个情况的出现,使对胡风问题的定性骤然发生重大变化,从批评他的文艺思想和认为他存在一个宗派小集团,一下子演变为“反党集团”,很快又上升为“反革命集团”。这就是从舒芜那里得到的胡风在40年代写给他的一批信。信中使用一些晦涩的暗语,对一些党的和非党的作家抱着憎恶的态度。这些信件成为胡风问题改变定性的关键材料。

周扬和林默涵看到这些信件后,商定在《文艺报》发表。材料由舒芜分类整理摘编加注,前面的按语由《文艺报》主编康濯撰写。发表前,周扬把胡风写的那篇自我批判和这个材料送毛主席审阅,并写有一信:��

主席: 胡风的自我检讨和舒芜的揭露材料拟在下期《文艺报》(即本月15日出版的)一同登载,胡风文前加了一个编者按语,兹送上清样,请您审阅。

同期《文艺报》还有一篇许广平驳斥胡风的文章,附告。 5月11日,毛主席在周扬的信上批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8并非完全“必须”的“战斗”(9)

周扬同志:按语不好,改写一个,请你和陆定一同志看看可用否?如以为可用,请另抄付印,原稿退还给我为盼!

可登《人民日报》,然后在《文艺报》转载。

按语要用较大型的字。

如不同意,可偕陆定一于今晚11时以后,或明日下午,来我处一商。(同上,第263-264页)

毛主席改写的按语,即5月13日《人民日报》的编者按语。

舒芜的材料的题目原为《关于胡风小集团的一些材料》,毛主席改为《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按语说:

胡风的一篇在今年一月写好、二月作了修改、三月又写了“附记”的“我的自我批判”

《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 第2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